研究人员发现改变情绪的大脑受体
近期,澳大利亚科学家及其国际研究团队在大脑的一个区域发现了一种被认为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受体。靶向该受体可以有效地调节消极情绪。该研究成果将为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科学》期刊上。该项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独特的受体发现于人脑中心一个很少被研究的区域。它被称为甘氨酸门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调节消极情绪中发挥着
研究人员绘制人类海马体发育的细胞图谱和基因调控网络
1月16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Deco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ippocampus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系统阐明了人海马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和细胞命运决定因子,绘制了高精度发育细胞图谱,解析了海马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及其关键的分子与调控网络。海马体,是由端脑的内侧区域发育而来,
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新方法
中国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只需抽取几毫升血液就可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收集了80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2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提取的循环肿瘤DNA(ctDNA),从中筛选出9个可用于诊断结直肠癌的甲基化标志物,以及5个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甲基化标志物。循环肿瘤D
Hyleukin-7与Keytruda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篮子”研究获美国FDA批准!
2020年01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NeoImmuneTech(NIT)是一家专注于开发T细胞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了其T细胞放大器Hyleukin-7(rhIL-7-hyFc, NT-I7)与默沙东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
研究人员挖掘优质蛋白玉米修饰基因
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巫永睿研究组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 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High frequency DNA rearrangement at qγ27 creates a novel allele for Quality Protein Maize breeding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可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益生菌疗法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活性水凝胶可促进肠道伤口愈合,由此可开发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益生菌疗法。相关发现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目前,美国约有160万人患有无法治愈的炎症性肠病(IBD),例如每年诊断出7万例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新病例。肠腔(粘膜)内衬的细胞层炎性病变不断复发,使IBD患者承受疼痛、极度不适等诸多病症。当IBD发作加剧时,抗炎药可缓解急
英国研究人员发明世界首个仿生神经元芯片
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可再现生物神经元电行为的硅芯片。利用这种方法,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仿生芯片来修复神经系统中因病导致功能异常的生物电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12月初的《自然·通讯》杂志。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制造更加类似生物神经元的芯片模型。但是在现代硅片上模拟天然构造依然存在着一定缺陷。芯片虽然在处理某些计算任务时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快数百万
研究人员通过显微CT技术揭开软舌螺动物断壳之谜
动物外壳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历史中非常重要的革新事件,它对于塑造身体构型、保护脆弱的软体以及实现生态扩张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断生长的壳体同时也会阻碍动物的运动并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带壳动物演化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策略——断壳,即通过分泌隔板及溶壳物质断掉壳顶部分。尽管断壳行为在现生及化石无脊椎动物中均有报道,如软体动物腹足类,但关于其何时起
研究人员开发高质量基因组组装软件
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研究组开发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软件HERA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9-13355-3)。论文题目为Assembly of chromosome-scale contigs by efficiently reso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