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亮点研究深入解读缺氧与疾病的关联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慢慢发现,氧气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研究人员就发现,缺氧状态能够让肿瘤变得更加恶性;但又有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小鼠置于极端缺氧的环境下时,小鼠就能够进行心肌再生。那么氧气到底有着怎样的特殊功效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报告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1】PNAS:低氧可逆转小鼠神经退行性疾病当细胞的线粒体不能正常工作时,人体就会产生线粒体疾病

2017-05-23

户外环境温度可能影响妊娠糖尿病?

  根据CMAJ(加拿大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室外空气温度与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直接相关,每10℃的温度升高,糖尿病风险相对增加6%至9%。首席作者Gillian Booth博士,St. Michael's和临床评价研究所研究员Gillian Booth博士写道:“我们观察到,加拿大一个城市地区的近40万名妇女中,室外温度与妊娠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在这个狭窄的地理

2017-05-15

PNAS:缺氧也能治病?逆转神经退行性疾病造成的脑损伤!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发电厂”。人类多种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Leigh氏综合征就是一种与线粒体缺陷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以脑损伤,运动技能和肌张力的逐渐丧失,发育迟缓为特征。并发症可导致心脏,呼吸和肾脏功能损伤。疾病症状在出生后第一年出现,并在两到三年内导致死亡。Leigh氏综合征罕见,每30,000名新生儿中约有1名会患有此病。一般情况下,Leigh氏综

2017-05-11

华南植物园在植物 - 环境互作信号分子 MYB29 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感知和整合来自环境的各种激素和信号分子。细胞核编码的线粒体交替氧化酶(Alterative oxidase1a,aox1a)作为一个模式系统已经被用于研究线粒体和细胞核之间的逆行或压力信号(Retrograde signaling)。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张新华于 2014-2015 年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和博士后 Ivanova Aneta

2017-05-11

掌握癌细胞微环境,大幅提高癌症临床治疗效果

近期,两份独立的研究都在映射肿瘤细胞周围成千上万免疫细胞的身份。其中一组研究小组着眼于肾癌,临床结果不同的肿瘤细胞都有着独特的免疫细胞,另一研究小组则着眼于肺癌,他们发现即使是早期的肿瘤也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杂志中,这项研究为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带来更加精准的证据。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在肿瘤形成之初,免疫细胞就开始机能失调,然而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病人癌症复发或者达到晚期

2017-05-05

缺氧真的是导致癌细胞不断肆虐的元凶?

1955年,研究者Thomlinson等人在对来自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研究时首次提出肿瘤缺氧的观点,随后科学家们经过60多年临床和实验证实,缺氧状态是多种实体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质,而且缺氧这种特征与肿瘤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能量代谢以及癌症的耐药性发生、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

2017-04-28

Cell Commun:环境强化触发小鼠修复响应

生活在一个充满刺激的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并已被发现有助于小鼠抗击癌症,但背后的机制一直不明确。近日,刊登于《 细胞通讯 》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认知刺激、社会互动和身体活动能延长患有结肠癌的小鼠寿

2017-04-27

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

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环境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很多疾病的发生,包括传染病、自体免疫疾病以及癌症等等,也都有一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下面我们简要盘点一下最近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

2017-04-23

深圳先进院研发磁性拉曼检测芯片用于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鹏辉、喻学锋、罗茜等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磁性可移动拉曼增强(SERS)检测芯片,实现了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相关论文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Self-Asse

2017-04-13

AACR: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决定病人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根据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的研究人员的初步研究结果,癌症病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与病人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程度相关。这项研究成果由UPCI讲席教授、头颈外科主任及肿瘤免疫学项目组共同领导者Robert Ferris博士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17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