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体外合成的Aβ蛋白在结构上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源性Aβ蛋白
2019年1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在于A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也称为Aβ原纤维)和tau蛋白衍生性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物在神经元中沉积。一些观察结果表明Aβ肽对于触发疾病发作至关重要。Aβ前体蛋白(APP)编码基因的异常重复,以及APP基因或参与app加工的酶编码基因发生的突变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β肽及其相关原纤维形成的实质斑块和血
JCI:创新性细胞疗法有望治疗对当前免疫疗法并无反应的癌症患者
2019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当今精准化治疗癌症的时代,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努力开发新型个体化疗法来释放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尽管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研究者仍然需要进行大量工作来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能因治疗而获益,同时将这些治疗效益扩展到更多患者及肿瘤类型中。图片来源:VHIO/created with BioRender. J Clin Invest.
PROTAC疗法首批临床结果出炉 蛋白降解疗法耐受性出色
今日,蛋白降解疗法领域的知名企业Arvinas公布了其PROTAC疗法的最新数据。在两项1期临床试验中,其领先疗法ARV-110和ARV-471均取得了良好的耐受结果。Arvinas所开发的PROTAC疗法是一种新颖的蛋白降解技术。它能使用小分子药物,一头靶向目标蛋白,另一头让E3连接酶与目标蛋白接触,促进后者的降解。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特异性地降解特定的致病蛋白。Arvi
Science子刊:中和ITIH1蛋白有望缓解全身性胰岛素抵抗
2019年10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当出现代谢应激时,肝脏会释放分泌蛋白加以应对。肝病对全身葡萄糖稳态的影响主要归因于应对代谢应激时出现的分泌蛋白释放失调。将肝脏与全身葡萄糖代谢相关联在一起的分子线索仍然是未知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嘉泉大学、大邱韩医大学和汉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G蛋白α-13(Gα13)的表达在糖尿病小鼠和人类的肝脏中下降了。在小鼠中仅剔除肝脏中
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分离出能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关键保护性蛋白
2019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蛋白家族或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机体血糖水平较低直接相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机体中IL-36细胞因子水平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患者往往较低,这就表明,这些蛋白质(IL-36)或能更好地控制患者机体的血糖水平和疾病
Nature:揭示蛋白UNC93B1抑制TLR7信号转导和阻止自身免疫反应机制
2019年10月8日讯/生物谷BIOON/---Toll样受体(TLR)家族的至少两个成员TLR7和TLR9可以分别识别自身RNA和也3DNA。尽管这些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但是它们对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之类的自身免疫疾病的贡献可能截然不同。比如,TLR7和TLR9在SLE小鼠模型中具有相反的作用。这种疾病在TLR9缺陷型小鼠中
Cell:黑色素瘤的异质性阻碍了有效的免疫反应
2019年10月4日讯/生物谷BIOON/---至少癌细胞之间的多样性不是一件好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黑色素瘤中,如果肿瘤中的细胞能够分化为更加多样化的亚型,那么它就不太可能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这就降低了免疫疗法发挥疗效的机会。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设计针对癌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并且为研发抗癌疫苗指明了新的途径
Cell: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为何对免疫疗法没有反应?
2019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释了为何超过一半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对癌症免疫疗法没有反应,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图谱绘制)回答了目前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即为何免疫疗法对黑色素瘤患者有很大帮助,但对60%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却没有影响。图片来源:Wikimedia C
PLos Pathog:登革热病毒关键蛋白突变使其产生疫苗耐受性
2019年9月21日 讯/生物谷BIOON/ --登革热病毒(DENV)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感染约4亿人,其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感染率很高。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从轻度登革热到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症。已知DENV2在蚊子体内(29摄氏度)生长时,它以光滑的球形表面颗粒形式存在。而在人体内生长时(37摄氏度),则会变成凹凸不平的表面颗粒。这种变化的能力有助于病毒逃避人类宿主的免疫系统的杀
Cell:系统性构建出病毒与人类宿主之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图谱
2019年9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计算方法绘制出所有已知感染人类的病毒与它们感染的宿主细胞之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图谱。这种方法及其产生的数据已给出了大量关于病毒如何操纵它们感染的宿主细胞和引起疾病的信息。这项研究的发现包括雌激素受体在调节寨卡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如何导致癌症。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