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销售额与盈利增长
- 科思创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集团销售额增长1.2%(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达到80.25亿欧元 -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上涨4.1%,达到22.04亿欧元- 处方药业务销售额与盈利实现增长- 健康消费品业务如预期有所下滑- 作物科学业务和动物保健业务销售额有所增长- 净收益为38.81亿欧元,包括科思创的账面利润- 每股核心收益为1.47欧元(降低3.9%)- 基于结构变化,20
雅培创跃中心:诊断行业首个一体化客户体验中心在沪亮相——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挑战,提升诊断创新与效率,助力“健康中国”
(2017年11月2日,中国上海)无论是等待体检结果的个人,还是渴望获得准确诊疗方案的患者,快速、准确、可靠的诊断检测是临床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帮助实验室和医院更好地应对各类挑战,全球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导者雅培宣布:全球诊断行业首个一体化客户体验中心——雅培创跃中心在上海盛大揭幕。雅培创跃中心揭幕仪式嘉宾从左到右为:雅培诊断中国副总裁屠光明、雅培诊断全球执行副总裁Brian Blas
中科院李寅:工业生物技术可有效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寅在“工业生物技术与绿色经济发展”主题演讲中提到工业生物技术是以活细胞或者酶为工具,生产燃料、材料、化学品或进行物质加工的先进物质转化模式,可推动财富绿色增长的实现。李寅表示由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有三大技术特别值得关注:人工制成细胞工厂、天然药物仿生合成,绿色生物工艺。以下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取消门诊药房:有违市场经济规律,不能缓解“看病贵”
自9月1日起全国公立医院药品施行零加价制度,这可以说是公立医院缓解病人“看病贵”的一大重要措施,是“药品途径”的最后关卡。其实在药品上做缓解“看病贵”文章,降低减少病人医疗支出,政府已经有过许多招数,狠降药占比、辅助用药负面清单、两票制+营改增、省标变地标、二次议价等,目前已经全国常态化。从理论上讲可以说是招招要命,医院卖药准入门槛更高、价格降的更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病人的医疗消费支出并未有大的
三生制药2017年上半年保持强劲增长 营收同比涨幅30.8%
(中国沈阳,2017年8月28日)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三生制药(01530.HK) 今天公布的2017年中期业绩显示:三生制药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强劲增长,整体运营保持良好 ;同时,集团未来将继续专注开发创新的生物制药产品,为患者带来多种治疗方案。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约17.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8%;EBITDA人民币约6.5
阿比特龙高速增长 或成前列腺癌领头羊
人社部第二批药品价格谈判工作,经过周密技术准备和紧锣密鼓的谈判,已一锤定音。在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采取统一谈判的方式,把价格降至合理区间,这一国际通行做法在中国本土市场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17年第二批药品价格谈判后16个抗肿瘤免疫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涵盖了10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倍受部分老年患者关注的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药品,终于进入医保目录。这就是较冷门的阿比特龙口服常释片
2017上半年勃林格殷格翰实现强势增长
上半年净销售额达92亿欧元经汇率调整后增长率达24%,主要由扩大的动物保健业务推动所有业务实现净销售额增长德国殷格翰,2017年8月2日–在2017年上半年,勃林格殷格翰业绩喜人。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汇率影响调整后净销售额增长了24%,达92亿元(以欧元计算,增长率达27%)。今年上半年,勃林格殷格翰的业绩首次包括了今年年初收购的赛诺菲动物保健业务梅里亚的净销售额。正如预期,这为净销售额的强势增长做
诺华2017H1业绩:创新药的放量增长超额弥补了Gleeve收入下滑
诺华7月18日公布了2017Q2季报,上半年净收入238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其中,仿制药业务部门Sandoz的净收入49亿美元(-2%),眼科业务部门Alcon的净收入19亿美元(+2%)。今年上半年,诺华遭遇了仿制药冲击和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但部分创新药的放量增长很好弥补了Gleeve的收入下滑。诺华在整个新兴市场(美国、加拿大、西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市场)的整体表现优异,
深度解读:感染性疾病如何改变全球经济、人类的文化、生活习惯以及语言?
2017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致病菌小的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仍然会引发严重的人类疾病,正因为如此,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感染性疾病都足以影响我们居住的环境和方式、我们的经济、文化和日常习惯等,而且当感染性疾病被消除后这些影响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感染性疾病往往会改变社区居民的结构和数量。1348年至1350年在欧洲爆发的黑色病疫情,患者表现为
阿斯利康扩大澳大利亚工厂 应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哮喘药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人口的高吸烟率,中国呼吸疾病的发病人数正逐渐增长,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家英国药企已经决定投入1亿澳元(7700万美元)扩大公司澳大利亚工厂的呼吸疾病药物的产能,以应对中国的疾病增长需求。阿斯利康公司将利用这笔钱在现有的八条生产线基础上,新增加三条生产线,其中每条生产线,每年能够生产7000万单位的Pulmicort Respules(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