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发现乙酰化修饰可调控大肠杆菌中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活力
图:AcP 和 CobB 通过调控 aaRS 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它的氨基酰化活力。一定的生理条件下 AcP 通过上调 aaRS 的乙酰化水平,关闭酶活性;而乙酰化修饰可通过 CobB 的去乙酰化使 aaRS 恢复活性。4 月 28 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冉冉升起的新星:非组蛋白的巴豆酰化修饰及其调控
近些年来,随着高分辨率蛋白质质谱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的研究,研究人员陆续鉴定到很多全新的PTMs修饰,这其中,赖氨酸巴豆酰化(Lysine Crotonylation, Kcr)就是广受关注的一种修饰。
Nucleic Acids Research:揭示支架蛋白BRPF2调控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BO1活性的分子机制
2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丁建平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矛与盾之争----病原菌通过抑制组蛋白乙酰化而调控宿主先天免疫反应
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原菌并启动抗病基因的表达,但是在进化过程中,病原菌会演化出新的机制来逃避寄主免疫系统的监控。病原菌侵染常常会导致作物绝收,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以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为例,该病原菌可以侵染大豆的根茎而导致大豆绝产,每年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
高大明教授:代谢酶PGK1乙酰化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
12月1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肿瘤代谢与营养研讨会:能量的管理与平衡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主题是《Acetylation dependent regulation of PGK1: Function
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
20世纪人们向癌症宣战以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比如吸烟和肥胖率的降低、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增加、癌症早期筛查的普及和癌症靶向药物的面世,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重大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家族又添新成员 & 组蛋白丁酰化新功能诠释
近年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发现了多种组蛋白密码,极大丰富了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在刚刚上线的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Cell上,该课题组又同时报道了三项最新研究成果。
Genes & Development:中科院科学家在白藜芦醇促进去乙酰化酶SIRT1酶活性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5年6月15日,美国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llosteric, substrate-dependent stimulation of SIRT1 activity by resveratrol"的最新研究论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LIFE发现新蛋白质去乙酰化酶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组芯片,以大肠杆菌为模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质去乙酰化酶YcgC,这一研究成果2015年12月30日在eLIFE杂志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
Nature med:靶向tau乙酰化 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找到新希望
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双水杨酯(salsalate)能够有效逆转额颞痴呆(FTD)动物模型中tau相关功能紊乱。Salsalate能够阻止tau在脑中的累积,避免发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痴呆的认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