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纳米技术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

2012年12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MIT 开发一项新的技术能够早期诊断癌症。Sangeeta Bhatia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纳米粒子,这种粒子能够靶向到肿瘤细胞,通过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产生成千上万的生物标记,这种标记能够在病人尿液中很容易的被检测到。 肿瘤细胞能够产生一些正常细胞没有的蛋白,这些蛋白溶解在血液中很难被检测到。

2012-12-19

Arcturus500万美元用于支持RNAi技术以及纳米载药系统研究

2013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位于圣迭戈的Arcturus公司本周投入了500万美元支持其刚刚从Marina生物技术公司获得的RNAi技术和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载药系统。公司希望于明年公布其新型基因沉默药物。和其他许多致力于RNAi技术的公司一样,Arcturus的技术主要是围绕在促使疾病中的致病基因沉默而进行的。

2013-10-29

科学家测试纳米粒子“唤醒”免疫系统 攻击癌症

我们都知道肿瘤细胞通过“欺骗”免疫系统去接受肿瘤细胞,使其不能识别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保护自己。近日,Dartmouth-Hitchcock Norris Cotton Cancer Center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唤醒免疫系统,使其识别并攻击入侵的癌细胞。

2014-07-28

Nano Letters:肿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

疾病部位靶向给药系统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但人体内非常复杂的环境因素明显影响了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肿瘤组织血管和生理特征的异常使得纳米载体携带抗肿瘤药物进入机体后,往往富集在肿瘤血管的周边或肿瘤细胞的间隙然后释放出药物,经常导致细胞内药物的浓度较低,治疗效果并不非常明显。

2013-06-12

Eur J Org Chem:利用纳米结构运输系统开发出功能性的人工纤毛

纤毛或纤毛上皮其就像草坪一样保护着我们机体的呼吸道,在机体眼部和鼻粘膜中纤毛上皮主要负责持续性地运输嵌入到我们嗓子中的粘液以及颗粒物;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德国基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可以进行分子转换的生物运输系统,其就类似于人工纤毛上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2014-07-11

Biomicrofluidics:免疫系统疾病诊断新设备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发明一种廉价的新的医疗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简化包括危及生命的免疫缺陷疾病到普通感冒在内的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 他们发明的设备将集成微流体波导传感器、排序和计数血液和其他体液小样本中细胞的装置集于一体。开发商认为这种传感器为测量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白血细胞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

2012-11-18

AHM:全新技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金纳米颗粒

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是来自国家纳米中心蒋兴宇研究组的工作,他们将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用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监测。我们邀请了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刘定斌同学向大家介绍该工作的主要内容。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外伤后老年人第四位死亡原因。

2012-11-19

Lab Chip:碳纳米管技术让医疗诊断进入新时代

近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速度,该技术有朝一日可能让医生在几分钟内完成例行的实验室测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诊断和治疗的时间。 新发现的碳“纳米管”使得原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的速度几乎增加了两倍,而应该发现不仅在医学上,在毒理学、环境监测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也可应用。但科学家们认为在系统准备商业化生产前,进行必要的完善是必须的。

2012-11-18

PNAS:开发出可快速诊断疟疾的新型蒸汽纳米气泡技术

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其可以利用一种激光扫描器通过对个体皮肤进行数秒扫描后,来检测个体是否患有较低水平的疟疾感染。

2014-01-0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开发出眼用药物纳米载药系统

大尺寸颗粒包裹包含药物的纳米颗粒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都明白"眼中钉"是什么意思。但是当黄斑变性患者治疗时,必须在眼部接受注射,给病人带来很大不适。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够缓释药物的纳米载药系统,将可能使这些患者的治疗免除痛苦。 当新生血管在眼球后面生成时,就会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201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