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开发出舌下给送的肽纳米纤维疫苗,有望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导致人类尿路感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针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肽纳米纤维疫苗。

2022-11-30

海洋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优质抗虫的经济微藻新种质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抗虫且油脂含量高的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

2022-12-19

科学家揭示幼年斑马鱼大脑视觉神经回路的自动重建技术

重建突触之间的连接网络需要整个大脑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图像和能够有效追踪整个神经元分布的检测工具。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研究团队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幼年斑马鱼大脑进行了切片和成像

2022-12-12

科学家发现,长期吸入纳米级别炭黑颗粒会导致肺巨噬细胞功能损伤,从而促进肺癌发生和转移

该研究通过两种具有不同基因突变的肺癌模式小鼠,证实了纳米炭黑对肺癌发生及转移具有促进作用。纳米炭黑颗粒干预后可导致肺巨噬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并可通过HIF1α通路导致肺巨噬细胞乳酸分泌增加

2022-12-19

Medidata AI高级副总裁Arnaub Chatterjee: AI技术打开精准医疗新药研发的未来大门

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难一直是临床试验开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相关数据统计,80%的临床试验无法在目标入组时间内完成入组,55%的试验因受试者人数过少而终止。

2022-12-14

关于tDCS技术,孩子与父母看法有何不同?

tDCS及相关技术,未来将作为家庭疗法,进入更多家庭中,这次研究,学生和父母的观点,为今后设备推广和使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2022-11-26

Nature子刊:南医大胡志斌/沈洪兵团队揭示辅助生殖技术与子代端粒长度的关联

综上所述,该研究在多中心的前瞻性出生队列中发现移植胚胎在体外的培养时间与1岁子代的端粒长度相关。

2022-12-21

Sci Transl Med: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引导的个体化药物组合策略来治疗人类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平台,其或能识别出患者特定的药物组合来帮助治疗淋巴瘤复发的患者。

2023-01-11

Nature子刊:双特异性肿瘤转化纳米颗粒,让实体瘤治疗不再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科学家们也意识到免疫系统才是对抗肿瘤和癌症最锋利的武器。得益于此,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蓬勃发展,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