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田朝等半纤维素降解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刊物Eukaryotic Cell发表了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田朝光课题组关于半纤维素降解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田朝光课题组与加州大学合作,解析了粗糙脉孢菌半纤维素降解基因xlr-1调控靶体,揭示了粗糙脉孢菌与其它丝状真菌在半纤维素降解和调控机制上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半纤维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

2012-11-18

The Plant Cell:林荣呈等调控叶绿素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fhy3和far1突变体从黑暗转到光下后的表型(A)及活性氧的累积(B) 植物在种子萌发后,需要迅速开始光合作用,实现从异养生长到自养生长的转变。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最主要色素,它的有效合成是完成该步骤的关键之一。然而,人们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精确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了一对直接正向调控叶绿素合成的转录因子FHY3和FAR1。

2012-06-01

福喜对美欧和中国双重标准:在美用X检测食物

作为一家年收入近60亿美元、连续多年上榜福布斯美国最大私营公司榜单的全球性集团公司,福喜集团此前不可谓不低调。除了食品行业自身,外界几乎对其一无所知。经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作为一家生产工厂遍布全球的大型食

2014-07-28

ACIE:蛋白质中致电子转移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2012年8月31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以“very important paper”及“inside cover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王江云研究组及龚为民研究组题为Genetic Incorporation of a Metal Chelating Amino Acid as a Probe for Protein Elec

2012-11-18

JACS:激活的DNA逻辑门可控制晶体管计算机

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化学家Alex Deiters博士发现一种方法让基于DNA的计算(DNA-based computing)更好地控制逻辑操作。他的研究结果将让科学家能够开发出实现基于DNA的计算与传统的基于硅的计算(silicon-based computing)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 利用DNA分子进行计算的想法并不新奇,因为科学家过去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2012-11-18

Nature:LITE杂合系统在遗传学上的应用

Feng Zhang及同事将可定制的TALE DNA结合域与光敏“隐花色素-2”蛋白及其来自拟南芥的相互作用伙伴CIB1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生成了一个光遗传“双杂合”系统(他们将其称为LITEs,即“光可诱导的转录效应物”)。LITEs不需要其他辅因子,容易被定制来以很多位点为目标,并且还能快速地、可逆地被激活。它们还可被打包到病毒载体内,定向输送到特定细胞类群中。

2013-08-22

Biol:巨型鱿鱼超大眼睛可聚集更多

巨型鱿鱼能够长到27英尺(8.23米)长,半吨重,但即便如此,它们的眼睛与身体相比也大了许多。现在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巨型鱿鱼的眼睛长这么大的原因。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5日的《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很多巨型鱿鱼的眼睛像篮球那么大。即使对一种体重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动物来说,这种眼睛也称得上巨大。

2012-11-18

Analyt Chim Acta:开发出一种检测早期感染的-纳米探针技术

2013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技术,使用光和纳米探针来检测病人机体的感染情况(病人未表现出症状之前)。这种新型技术使用人的组织样品,可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

2013-06-23

FDA批准首个手持式近红外颅内血肿检测器上市

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批准了首个手持式颅内血肿检测器上市,颅骨内血肿非常危险随时都能危及生命,这种装置能够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对颅骨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器被命名为Infrascanner Model1000,能够帮助医疗保健供应商,给那些急需脑部成像研究的遭受严重脑部损伤患者提供数据。 这种装置使用扫描仪管理近红外光——它可以穿透组织和骨头到头盖骨。

2011-12-19

PNAS:邓兴旺等在UV-B信号转导取得重要进展

揭示拟南芥UV-B光形态建成中COP1蛋白行使正调控因子功能的生化机制。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