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揭示疟原虫通过转运蛋白PfHT1摄取葡萄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阐明了疟原虫糖转运蛋白PfHT1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0-02-03

饮料真的会影响人们日常的饮食吗?

2020年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工甜味剂无处不在,但对于这些化合物是否有害目前科学家们尚无定论,其也称之为非营养性甜味剂,可以是合成的,比如糖精和阿斯巴甜,也可以是天然产生的,比如甜菊醇;迄今为止,FDA已经批准了将6种类型的人工和两种类型的天然非营养性甜味剂添加到食品中。图片来源:Chones/shutterstock.com对于那些

2020-01-28

HMG:氨基甙类抗生素或有望治疗人类痴呆症

2020年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汇总,来自肯塔基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一项概念验证研究发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或有望帮助治疗额颞叶痴呆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图片来源:Mark Corne

2020-01-15

DNA编码“纳米”分子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源科学中心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发展了一种用单链DNA编码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实现了动态“纳米”分子反应。该方法通过设计一条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可以赋予金纳米粒子类似原子的离散价态和正交价键。这些“纳米”原子则可通过DNA分子反应组装成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并进而产生“纳米”分子

2020-01-03

研究揭示海洋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抗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鞠建华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论文以CytA, a reductase in the cytorhod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activates anthracycline drug

2020-01-06

研究实现对唾液酸连接异构体的精确区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组(18T7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通过构筑基于生物分子响应性聚合物的仿生离子通道,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识别与区分,同时揭示了一种基于“博弈”的转变机制。唾液酸糖通常以α2-3或α2-6方式连接在糖链末端。唾液酸糖链分布在哺乳动物细胞或一些分泌蛋白质表面,这种最外端位置及其广泛的分布

2019-12-15

古代“口香”揭示人类基因组和口腔微生物组

  《自然-通讯》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A 5700 year-old human genome and oral microbiome from chewed birch pitch从一个被咀嚼过的桦树沥青样本中得到了一名5700年前丹麦人的全部基因组。对桦树沥青中含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DNA进行分析还揭示了这位个体的口腔微生物组和可能的

2019-12-25

华东医药「阿卡波片」奥地利获批上市

12月13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奥地利联邦卫生保健安全办公室(TheAustrianFederal Office for Safety in HealthCare)签发的批准信,批准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华东”)的阿卡波糖片在奥地利的上市申请。阿卡波糖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原研厂家为德国拜耳医药,1990年在德国上市,

2019-12-15

JMF:鼠李乳杆菌或能平衡肠道微生物组并改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或会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来重建肠道微生物组的平衡,并且有效对抗酒精摄入对小鼠肝脏带来的损伤效应,从而有

2019-12-12

Mol Cell:研究揭示霉菌的生命周期调控特征

链霉菌是我们的主要抗生素来源。在其复杂的生长生命周期中(从营养生长到孢子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我们需要的抗生素。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