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首次观察到微环境CTCs的抗药治疗及转移
(从一位乳腺癌患者体内分离到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 2012年1月16日,据《每日科学》报道,德国肿瘤基因组研究中心(GENYO)的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能导致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基因变化及表型变化。肿瘤转移的过程--这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由肿瘤细胞入侵与最初受染器官无解剖学关系的远处器官所致。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些肿瘤细胞(称之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有必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这些远处的器官。
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损伤轴突的最佳压迫时间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较为可靠的新方法,但其止痛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操作的各种参数如压迫时间、压力、球囊形状等目前仍无统一标准。尤其是球囊压迫时间与术后感觉方面并发症和术后疼痛复发问题,国际上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Nature:靶向肿瘤微环境,用antimiR治疗肿瘤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发表了耶鲁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建立了一个能够将antimiR靶向输送到酸性肿瘤微环境的药物输送平台,通过抑制miR-155表达,抑制淋巴癌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对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以及通过antimiR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electroCore的非创迷走神经刺激器有望成为丛集性头痛的一种新型的、有效的、耐受良好的治疗
纽约--(美国商业资讯)--在柏林召开的INS(国际神经调控学会)第11届世界大会上呈报的一项开放研究结果显示,非创迷走神经刺激(nVNS)的收益有临床意义,这表现为急性丛集性头痛缓解所需的时间缩短和发作频率降低。 该项开放试验由皇家自由伦敦NHS信托基金会代表英国和爱尔兰的两家单位开展,试验报告由Alexander Nesbitt医生和Juana Marin医生呈报。
我国研发肿瘤微创高低温复式治疗设备试验成功
英创远达(CASI)靶向药物ENMD-2076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国际多中心二期临床试验在中国正式启动
2015年3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英创远达(CASI)制药(纳斯达克代码:CASI),致力于引进、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物,针对肿瘤及其他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面向全球、着力于大中华地区市场,即日宣布,已在中国启动
美国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支持Sirtex公司的SIR-Spheres®微球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旧金山--(美国商业资讯)--一项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结果今天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2013年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呈报,该研究再次证实,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采用SIR-Spheres®微球进行选择性内放疗(SIRT)是安全有效的。
赛诺菲微创技术MACI在与微骨折手术比较临床试验中获积极性结果
7月12日,赛诺菲(Sanofi)宣布其产品MACI®,即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在历时两年、随机、设有对照并与微骨折(microfracture)手术的比较临床试验中达到了共同主要终末点,microfracture是一种为刺激新软骨生长而实施的外科手术。 MACI利用患者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
微创医疗推出全球第一款采用“靶向”理念的药物支架Firehawk
微创医疗器械集团3月21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心血管支架——“火鹰”药物靶向洗脱支架获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上市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