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华国际时评:转基因专家获世界粮食奖的意义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做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

2015-02-16

转基因专家获世界粮食奖的意义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做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

2015-03-26

拜耳作物科学在法国开放新小麦育种设施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在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主要小麦种植区开放一处新小麦育种设施。目前拜耳正在不断发展其全球小麦育种网络,已延伸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乌克兰、美国,此次在法国设立育种设施也是该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小麦育种项目的研究重点是提高产量,应对灌溉利用率及耐热性方面的挑战,以及提高对小麦真菌病害的抗性。另外粮食质量也是一项重要标准。该育种中心的第一个商业化品种预计将于2020年前推出。

2015-02-16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与趋势:二代产品更重抗旱涝能力

在当今世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日益紧张及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生产用水和施肥来提高粮食产量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如何妥善地解决粮食问题,现成为各国生物技术攻坚的重中之重。在已开展的诸项技术战略中,“转基因”一方面以增加世界粮食、饲料和纤维生产率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面貌出现,一方面又在科学、伦理上存在着较大争议,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热点。

2015-02-15

Water Int:中国水资源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近日,国际期刊Water International刊登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Less water, more grain in dry Hebei Province, China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可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Lester Brown为首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2012-11-18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以上,相当于1.45亿亩粮田产量,节粮减损的潜力很大,任务也十分繁重。 记者18日从国家粮食局主办的粮食科技活动周现场获悉,我国每年农户储粮环节由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超过400亿斤;粮油加工环节因过度加工损失100亿斤以上;粮食储运环节损失约100亿斤;餐饮消费环节浪费在400亿斤以上。

2015-02-16

作物特殊营养品质的评价、形成机理与分子改良”项目启动

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承担、黄继荣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作物特殊营养品质的评价、形成机理与分子改良”项目启动会于4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召开。 项目组专家、973计划”项目咨询专家,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和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相关负责人,以及项目组主要学术骨干等50多人出席了会议。 启动会由陈晓亚院士主持。

2013-04-27

生物技术作物种植增长迅速 透明度应加强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显示,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了发达国家。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生产生物技术作物的首要国家。 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量占全球总量的52%,发达国家的种植量占48%。

2015-02-16

英研究称生物燃料致农作物减产且有损健康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月刊近日刊登一份研究报告,认定生物燃料不如想象中那样“绿色”,可能加剧空气污染,导致粮食减产,以至有损人类健康。 减产量 欧洲联盟正推动发展生物燃料,以减缓气候变化步伐。生物燃料发展及其影响是这份报告的主题。 报告说,白杨、柳树和桉树生长速度快,是可再生木材燃料的来源,先前被视为石油和煤炭的纯净替代品。

201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