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将在粮食增产、传染病疫苗领域深化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将深化包括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研发和生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苗等领域的合作。 6日傍晚,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应邀“博鳌对话”,畅谈“慈善创新——为穷人投资”。 据悉,中国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2011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促进全球健康发展。

2015-02-16

欧盟制定限用粮食为原料加工生物燃料计划

据欧洲商业6月13日报道,欧盟28个成员国的部长今天打破过去一年僵局,同意减少以玉米、甜菜根或油菜为原料加工的“第一代”生物能源的使用。

2014-06-18

欧盟将审议限用粮食为生物燃料加工原料

据欧盟农业网站(Agri.EU)5月29日消息,欧盟近日举行的小范围会议就限用粮食为生物燃料加工原料达成妥协意见,同意在运输用燃料中设定以粮食为加工原料的生物燃料上限为7%,而2020年总体目标是从可再生资源中获得10%的此类燃料。

2014-06-04

袁隆平受聘河南粮食作物协同中心水稻首席科学家

3月26日,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受聘河南农业大学,担任由该校牵头的“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水稻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同时受聘中心岗位专家。

2014-04-11

Nat Commun:科学家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提高生物碱产量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欧洲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成功利用植物生物技术的方法对药物的产量进行了有效地改善,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药物可以代替化学合成的方法以及较为复杂的药物生产技术。

2014-04-12

Nat Commun:郭思义等发现四个基因组成嵌合阻抑网络控制水稻产量性状

分蘖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基因遗传控制,这些基因相互协同或拮抗,而对其调控的分子网络知之甚少。 MADS转录因子家族在进化上非常保守,业已证明其主要参与植物花器官发育。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发现了水稻MADS家族成员MADS57控制营养器官侧芽分化和分蘖形成的新功能。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转录因子MADS57直接结合并阻抑独脚金内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受体基因D14的转录。

2013-03-09

Nature Communications:水稻产量研究获进展

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sMADS57 and OsTB1 modulates rice tillering via DWARF14”的文章,证实通过水稻MADS57与TB1之间相互作用,结合miR444a负调控,靶向D14 (Dwarf14),可控制水稻分蘖,这对于水稻产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3-03-14

Nature:植物真菌病害严重危及全球粮食安全

4月12日,Nature杂志登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真菌引起的粮食作物病害已成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如果能控制这种病害在5大粮食作物中的传播,全球每年可多养活6亿人。 这份报告由英国牛津大学等数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全球化时代人员和各种物品大范围流通,原来仅限于某地的真菌感染也更容易扩散,其趋势有加重迹象。

2012-11-18

Nature:全球固体垃圾生产量达到最大的日期

“Peak waste”指的是全球固体垃圾生产量达到最大的日期,它可以很好地表示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大的时间。 这一时间具体什么时候到来难以预测,但Daniel Hoornweg、 Perinaz Bhada-Tata 和Chris Kennedy在本期Nature上的一篇Comment文章中通过计算指出,按照当前的社会经济趋势,“Peak waste”在本世纪不会出现。

2013-10-31

Water Int:中国水资源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近日,国际期刊Water International刊登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Less water, more grain in dry Hebei Province, China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可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Lester Brown为首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