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因性状叠加可在多重环境压力下提高植物产量

氮利用效率和抗逆性状相结合,可大幅提高水稻产量

2015-02-16

欧盟研发项目应对粮食安全挑战,尝试全新的种养殖方法

全球人口的持续上升,意味着从水与土地资源到能源与食品所有需求的快速上升。然而,世界资源的局限性、不可持续的农业种植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能力手段缺乏等所有因素的聚合,造成了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社会挑战。

2015-02-16

农业部发《粮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打造产粮新增长点

据媒体报道,农业部昨天(7日)发布《粮食高产高效技术模式》,29个优势区58套“技术组合拳”,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点。 农业部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进行集成组装,制定了涵盖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4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5大作物,以不同主推技术为核心的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

2015-02-16

我国选育出产量超杂交品种的超高产油菜

随着油菜采收时节到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湖北蕲春的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该所选育的新型超高产常规油菜品种亩产最高达299公斤。 据负责该课题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轮回选择课题组介绍,研究人员将传统育种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有机整合,形成高效的油菜杂种优势固定化技术,快速有效地聚合和固定了产量、品质性状和杂种等优势...

2015-02-15

彭于发:转基因技术可助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建议中国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 彭于发在出席两会时说,“解决粮食供应问题,需要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当了十年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说,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借助于转基因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能够提高我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02-15

辽宁财政“支粮”23亿元 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

辽宁省财政支农资金以支持粮食生产为重点,2011年筹集资金23亿元,集中投入全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全省粮食产量达到407.1亿斤,创历史新高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记者从辽宁省财政厅了解到,这些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农田水利、高产创建、水稻大棚育秧、农机和农作物良种补贴、重大病虫害防治等。

2015-02-15

农业生物技术对粮食安全推动作用不可替代

10月18日下午,全球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技术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中春发言时指出,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将面临劳动力转移、生产成本上升、科技投入不足等八大困难,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虽然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但目前还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转基因政策短期内不会大的突破。

2015-02-15

云计算再造新农业:用数据提高产量、做决策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传统农耕方式早已被抛弃,联合收割机、农业汽车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在迅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而比起现代化的农业器械,还有一种方式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对农作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从而从质上改变农作物的质量。通过改变农作物的基因,科学家们可以培育出营养水平更高的农作物。

2015-02-16

孟山都发力中国玉米市场 预言年产量十年增25%

据测算,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带动下,未来三十年中国对肉类的需求将提高四倍,这对粮食和玉米的产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2015-02-16

粮食博汇火爆世博 福临门创意米汉堡锦上添花

对于从5月1日开幕至今的上海世博会来说,不管总人流量多或少,总有一个地方,永远人潮涌动,那就是中粮“食博汇”。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当天,位于世博浦西园区D片区的中粮食博汇餐厅正式开业。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总裁于旭波亲临现场,为餐厅闪亮揭幕。

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