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变种病毒使非洲多个地区粮食作物减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种木薯病毒大势侵略非洲,威胁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称,这种木薯褐色线条病毒(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为一新变种,传播速度非常快,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病毒暂时还未得到控制。

2015-02-15

新华国际时评:节约粮食也是爱护环境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旨在呼吁政府、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减少食物浪费与损失,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节约食物与保护环境,初看似乎“不相及”,实际却有密切关系。“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产食物不仅需要辛勤劳动,也要消耗水、油料等宝贵资源,同时化肥、农药等还造成污染。因此,对食物的不合理需求和浪费,是对有限资源的无序消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15-02-16

转基因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了吗?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社区经理提问:转基因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了吗?

2015-02-16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过1000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以上,相当于1.45亿亩粮田产量,节粮减损的潜力很大,任务也十分繁重。 记者18日从国家粮食局主办的粮食科技活动周现场获悉,我国每年农户储粮环节由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超过400亿斤;粮油加工环节因过度加工损失100亿斤以上;粮食储运环节损失约100亿斤;餐饮消费环节浪费在400亿斤以上。

2015-02-16

农业生物技术对粮食安全推动作用不可替代

10月18日下午,全球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技术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中春发言时指出,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将面临劳动力转移、生产成本上升、科技投入不足等八大困难,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虽然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但目前还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转基因政策短期内不会大的突破。

2015-02-15

遗传学家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新方法

玉米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养活着世界上数十亿的人口.随着全球人口激增,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将达到80-90亿的人口数量,因此,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David Jackson教授来自冷泉港实验室(CSHL),他和他的同事在Nature Genetics上所发表的研究成果是数十年关于如何通过遗传工程来增加玉米种子数目的研究的积累. 植物的生长及发育取决于分生组织的结构.分生组织是植

2015-02-15

袁隆平:我国超级水稻单产量或将突破15吨/公顷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表示,目前我国开发的超级水稻单产量已实现14.82吨/公顷。

2015-02-16

新华国际时评:转基因专家获世界粮食奖的意义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做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