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看看万能的肠道群如何「塑造」免疫的昼夜节律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动物都遵循与日照相关的昼夜节律。自然光的周期变化会带动饮食和睡眠等有「节律」的行为。生物钟使动物体的生理过程与昼夜光周期同步,从而可以预测环境的变化。在哺乳动物中,生物钟是由复杂的转录因子网络,在 24 小时的周期内驱动基因「有节律」的表达而实现的。生物钟几乎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中,并通过来自大脑「中央时钟」的神经元和

2021-08-10

Science:鉴定出致病性卵感染农作物所需的分解性果胶单氧酶

2021年8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法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微生物中发现了一个酶家族。这些酶使得这种农作物病原菌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一种关键的带电多糖成分---果胶,从而使得病原菌能够突破农作物的细胞壁防御,感染农作物。这些研究结果发现了以前未

2021-08-13

肠道群和大脑的奇妙关联又双叒叕增加了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越来越被认为是宿主免疫和大脑健康的重要调节因子。衰老过程会导致微生物群发生巨大变化,这与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不佳和虚弱有关。此前研究表明,衰老会触发代谢和免疫反应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大脑功能和行为的紊乱,其中包括海马体相关认知行为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动物模型已经揭示微生物群在调节宿主肠道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一定

2021-08-12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发现棕色脂肪组织是肠道群清除小鼠血糖改善的关键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是适应性产热器官,对体温调节维持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18Flurodeoxyglucose-PET-CT的应用,有研究发现成人体内存在BAT,并指出高代谢活性的BAT对肥胖症和葡萄糖代谢均有改善作用。解偶联蛋白1(UCP1)是一种在BAT中特异表达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能

2021-08-11

Stem Cell Res:利用星形胶质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重大新进展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培育出大批量、高质量的功能恢复性脑细胞,适合移植到患者身上。这种成功使得一种基于干细胞的渐进性痴呆症新疗法向临床迈出了一大步。该疗法旨在修复白质中风(white matter stroke)对大脑造成的损害,其中白质中风是一种“静息性中风(silent

2021-08-16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耶尔森诱导细胞焦亡的关键机制

   耶尔森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属内的多个菌种具有极高的人类致病性,如鼠疫耶尔森菌是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肠炎耶尔森菌可致胃肠炎、关节炎及败血症等。细胞焦亡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菌入侵的主要手段之一,已有研究发现,耶尔森菌感染能够触发细胞焦亡,但其触发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受托管理的“蛋白质机器

2021-08-06

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发现与真核生物进化关系更靠近的新古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王风平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在线发表了以“Expanding Asgard members in the domain of Archaea sheds new light on the origin of eukaryotes”为题的研究论文,海洋学院

2021-08-11

Science子刊:接种表达NadA的共生疫苗可预防脑膜炎奈瑟引起的脑膜炎

2021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个基因插入到一种无害的细菌中,使得它能够长时间停留在鼻子里并引发免疫反应。他们随后通过滴鼻液将这些细菌引入到健康志愿者的鼻子里。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可对引起脑膜炎的细菌---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2021-07-21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研究揭示肠道群在指导精准营养干预改善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陈雁研究组和研究员林旭研究组在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s to Peanut Intervention in Multi

2021-08-10

“网红”幽门螺杆菌新“罪证”再曝光!竟能削弱肿瘤免疫治疗

  幽门螺杆菌(H.pylori)存在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作为消化界的“网红细菌”,幽门螺旋菌可谓家喻户晓,2005年,发现它的两位医生马歇尔与沃伦摘取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桂冠,并将它讳莫如深的“行凶方式”昭示天下。此后的十多年间,经过无数次的调查取证,人们发现幽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