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新型疫苗能够有效抵抗性传播疾病
2019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皮肤疫苗接种可以产生保护性CD8 T细胞,这些细胞被招募到生殖器组织,可以起到保护性传播感染(STI)性疾病的效果。开发针对性传播感染的疫苗(例如艾滋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的挑战之一是了解如何产生专门的免疫细胞,称为CD8 T细胞,以便在病
PNAS:“低湿度”环境或是促进流感病毒传播扩散的罪魁祸首
2019年5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在冬季人们更易感染流感患病且死亡,研究者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低湿度(low humidity)。图片来源:Axel Kock/Adobe Stock我们都知道,低温和低湿度能促进流感病毒扩散传播,但并不清楚湿度下降对抵御流感病毒感染的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
Plos Pathogen:登革病毒如何在体内传播
2019年5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5月9日在 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登革病毒的非结构蛋白1(NS1)与另一种称为NS4A-2K-4B的病毒蛋白相互作用,以实现病毒复制。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该研究中提供的遗传图谱为设计靶向NS1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一个起点,其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以及严重的疾病。登革热病毒是最常见的蚊子传播的人类病原体之一。尽管登革热相关疾病具
深吻可能是传播咽喉淋病的重要而被忽视的途径
2019年5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杂志上的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深吻可能是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传播咽喉淋病的重要途径,但却被忽视了。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淋病菌株在许多国家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引发了人们对这种感染将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的担忧。但研究人员表示,旨在遏制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感染传播的公共卫生运动的重点是推广安全
Lancet:临床研究表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抑制HIV传播
2019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称为PARTNER的临床研究中,来自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瑞士、丹麦、奥地利、芬兰、荷兰、瑞典、意大利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报道在782对男同性恋伴侣中,对每对男同性恋伴侣而言,有一人是HIV阳性的,并且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结果就是没有人在不使用避孕套的性行为中将HIV病毒传染给HIV呈阴性的伴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
研究发现一种肠道菌可调控蚊虫传播病毒
在自然界中,蚊子是多种烈性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这些蚊媒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引起多种烈性的临床症状,诸如脑炎、脑膜炎、出血热等,重度感染可以导致非常高的死亡率。蚊媒病毒在宿主和蚊虫之间传播循环(图1)。在这个过程中,蚊子可以通过叮咬吸血从病人的血液中获取病毒,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感染蚊子中肠的上皮细胞,继而扩散并感染蚊子的唾液腺,使蚊子具备携带及传播病毒的能力。因此,蚊子的肠道组织是病毒首先接触
“僵尸鹿”病在北美传播 未来不排除传人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发布公报说,一种被称为“僵尸鹿”的传染病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鹿群中传播。有专家认为,这种病毒未来存在传播给人类的风险。美疾控中心说,截至今年1月,美国本土至少24个州和加拿大两个省已报告发现“僵尸鹿”病,该病主要感染野生的麋鹿和驼鹿等鹿科动物。此外,挪威和芬兰的驯鹿和驼鹿以及韩国的进口动物也曾报告过感染病例。“僵尸鹿”病是一种朊病毒导致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美
关于粪菌移植FMT方面的国际指南及建议
在人类的肠道里存在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群体,称之为“肠道微生态系统”,其作为宿主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大约包含有15000~36000个菌种,由专性厌氧菌(>99%)、兼行厌氧菌和好氧菌共同组成,这些细菌共同构成胃肠道的动态微生态平衡。肠道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菌膜屏障限制于肠道内,在此过程中肠道屏障起重要作用。菌群紊乱与机体多种免疫异常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
JAMA:关于HIV的科学很清楚,检测不到就等于无法传播
2019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官员说,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证据已牢固确定了HIV未检测到就等于没有传播(Undetectable = Untransmissible, U=U)的概念在科学上是合理的。 U = U意味着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和坚持接受这种治疗来实现并维持无法检测到的HIV病毒载量(即血液中的HIV含量),HIV感染者将无法通过
研究解析寨卡病毒基因组RNA二级结构图谱并发现调控RNA病毒传播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课题组、药学院谭旭课题组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rcob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寨卡病毒基因组RNA结构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病毒感染性的关键决定因素》(Integrative Analysis of Zika Virus Genome RNA Structure Reveals Critical Determinants of Vi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