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科学家发现细菌菌群会随着人类尸体的腐烂程度而不断变化
2013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称,人类死亡后尸体中的细菌类型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人类尸体腐烂的自然发生过程中,细菌或许做出了部分贡献,但是具体涉及其中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我们却知之甚少;此前研究由于技术限制,并不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出人类机体中所生存的细菌。
JCEM:肠道菌群多样性高的个体不易患乳腺癌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绝经后女性如果机体中携带有多样化的肠道菌群,那么其机体的雌激素代谢产物或许对其健康更加有益,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JCEM)上。
Nat Biotechnol:揭示噬菌体和肠道菌群的关系或可开发出有效治疗人类疾病的新型疗法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绘制了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中的500种未知的微生物以及800种细菌病毒(噬菌体,其可以攻击肠道细菌)。
Med:女性生殖系统菌群因人而异
5月2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不同女性阴道中的细菌也有不同,甚至同一名女性阴道中的细菌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这一发现很有可能会改变目前在产科医师和妇科医生中流行的阴道感染的通用诊疗手段。
Cell:改变肠道菌群和肠道间的共生关系或可延长机体寿命
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进行实验,改变其肠道中的细菌和吸收细胞之间的共生关系来促进果蝇的机体健康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其寿命。
上海:多家知名连锁咖啡店糕点大肠菌群超标
肠道菌群——你所不知道的人体“第二基因组”
1958年,世界肠道健康组织(WGO)创始人Henry Cohen博士提出,5月29日这一天将永久的成为“世界肠道健康日。2005年5月29日,WGO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胃肠道学者齐聚一堂,举行了第一次肠道健康研讨会。5年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于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将“世界肠道健康日”这个概念引入中国,旨在提升公众的肠道健康意识。
Biol Lett:随着地域改变肠道菌群或更易促使机体肥胖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iology Letter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居住在北纬较冷地区的人们,其肠道菌群或更易促进其机体肥胖。
Cell Rep:揭示肠道菌群和机体进行“交流”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东安格利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肠道有益菌群同机体细胞之间交流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