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新型计算机模型或可监测机体感染后肠道菌群的动力学特性
感染性疾病常常让我们浑身不自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的计算机模型揭示了机体感染影响肠道天然菌群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可帮助临床医生们开发治疗胃肠道感染及炎症的新型疗法。
Genome Biol:饮食结构变化会改变肠道菌群结构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证实:饮食习惯的变化可以极大地改变肠道细菌平衡。 万亿细菌居住在我们消化道中,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菌在体内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小组监测为
《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给全球医学科技研究提供新思路--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
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李兰娟院士团队最新微生态科研成果论著(Article)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
AAC:抗生素或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作用
2012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11月份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对婴儿进行8周抗生素治疗后,其胃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会明显的出现减少的情况,尽管每种细菌的数量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而且研究者发现在抗生素治疗的婴儿中,其肠道内致病细菌蛋白菌处于优势地位。
PNAS:研究发现抗生素改变猪的肠道菌群
2012年9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将抗生素用于动物生产感到忧虑,这是因为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让猪服用抗菌生长促进剂能够改进在这种动物肠道中发现的细菌种类,从而导致它们更加快速的生长和发育。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PNAS期刊上。 为了获得这些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追踪了一种被称作泰乐菌素(Tylosin)的抗菌剂的影响。
Kidney Inter:慢性肾病或可改变机体肠道菌群
2012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揭示了,慢性肾病可以改变机体肠道细菌菌群的组成,而肠道中细菌的菌群对于机体抵御致病菌及维持微营养平衡至关重要。而在长期效应中,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导致尿毒症毒素、局部炎症及营养失衡的产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上。
Obes Rev:果糖和人工甜味剂改变胃肠道菌群
根据一项发表在Obesity Reviews期刊上的研究,高摄入果糖、人工甜味剂和糖醇会影响宿主和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能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来自瑞士苏黎世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Amanda N. Payne博士和同事们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性回顾从而能够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能够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Nature:肠道菌群决定肥胖病人健康
2013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丰富性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易感性相关。科学家同时发现肠道细菌比较少往往会引发个体产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该研究是由多国科学家通力工作完成的,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Jeroen Raes博士称,这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研究,这将对未来的疾病治疗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有望能够预防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Science:肠道菌群或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2013年9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一项新的在小鼠中开展的研究揭示:肥胖的人可能会通过输送较瘦的人的肠道细菌得到好处。该研究是初步的,这一肥胖治疗的潜在方法有各种障碍,包括人们尚未知道的副作用、成本等。 “粪便移植”现在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的人,还没有适用于心(胃)疾病的治疗。尽管如此,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一做法的潜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