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ication:淋巴管瓣膜发育调控机制
淋巴管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维持体内体液的稳态。缝隙液(Interstitial fluid)通过毛细血管的盲端渗出,通过淋巴集合管流动,并最终通过胸导管进入静脉循环系统。淋巴集合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一类叫做淋巴管瓣膜(intraluminal lymphatic valves)的结构,这一结构对于阻止淋巴液的导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Oncogene:张晓坤等发现抑制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10月10日,厦门大学药学院“**计划”专家张晓坤教授的课题组在国际著名肿瘤学刊物《癌基因》(Oncogene)上发表了重要研究论文。该项研究是与我国著名的天然产物研究专家姚新生院士的课题组强强合作而进行的,对结肠癌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做了新的探索,发现了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潜在治疗靶点和药物。
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揭晓,谢晓亮成首位华人得主
2015年阿尔伯尼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奖授予斯坦福大学教授Karl Deisseroth和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以表彰两位杰出学者在光遗传学和单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医学研究中作出的技术创新,
Lab Chip:碳纳米管技术让医疗诊断进入新时代
近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速度,该技术有朝一日可能让医生在几分钟内完成例行的实验室测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诊断和治疗的时间。 新发现的碳“纳米管”使得原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的速度几乎增加了两倍,而应该发现不仅在医学上,在毒理学、环境监测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也可应用。但科学家们认为在系统准备商业化生产前,进行必要的完善是必须的。
日研究出可灭菌晶体管 可改善手术条件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系教授染谷隆夫和副教授关谷毅准近日研究出一种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灭菌操作的柔性有极晶体管。这个晶体管应用于手术时能极大改善手术条件,减少手术风险。 这个高温灭菌晶体管的最大优点是:即使经过20秒的150℃普通灭菌处理,仍可保持晶体管的特性。载流子迁移率在灭菌处理后为1.2cm2/Vs,与灭菌处理前的1.0cm2/Vs以上相比无大变化。另外,导通/截止比在灭菌前后均保持在106以上。
日研究出可灭菌晶体管 用于体内植入设备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系教授染谷隆夫和副教授关谷毅准 近日研究出一种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灭菌操作的柔性有极晶体管。这个晶体管能应用于手术时,一些医疗设备的体内植入功能,能极大改善手术条件,减少手术风险。 这个高温灭菌晶体管的最大优点是:即使经过20秒的150℃普通灭菌处理,仍可保持晶体管的特性。载流子迁移率在灭菌处理后为1.2cm2/Vs,与灭菌处理前的1.0cm2/Vs以上相比无大变化。
王晓东:癌症之后谁是人类未来杀手?
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系王晓东1月20日在未来论坛创立大会上的讲演,《赛先生》记者陈晓雪整理。以下为演讲详情:我们三个人的名字经常连在一起。但今天是我们三个人第一次同台讲演。施一公可
Nat Commun:周晓明等揭示接触环境噪音会影响正常听力
5日15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晓明教授和加州大学的Michael M. Merzenich的研究成果“Environmental noise exposure degrades normal listening processes,”,文章中,研究者证实接触环境噪音会影响正常的听力。
J Neurosci:李晓江等神经系统早期发育方面获进展
Joubert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 JBTS)是一种十分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疾病。主要是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加上其他异常,常见症状是发作性气喘,在新生儿期出现发作性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眼球常有急促运动,智力发育迟钝,由于小脑蚓部发育不良而致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某些患者的视网膜发育不良或缺失,导致先天性失明,也有脉络膜脱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