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逆境”能增强人的学习能力?光遗传学技术来揭秘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优秀的科普作品同样能创造社会价值、赢得社会认同。上周,中国科学院科普官方微信号“科学大院”发布了先进院脑所陈善平和刘楠老师的科普文章《“逆境”能增强人的学习能力?光遗传学技术来揭秘揭秘》,迅速得到中国科普博览、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媒体的转载,获得广泛关注。期待更多老师参与到科普的行列,为大家带来高质量的科普文章。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分享这
盘点2016年8幅最佳的生命科学图片
2017年1月3日/生物谷BIOON/---2016年,在模糊的显微图片和昏暗的测试对象图片的混乱当中,生命科学新闻的读者有机会欣赏一些真正美丽的图片。我们经常会在《科学家》杂志的每日新闻通讯、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
37张微观图片,带你回顾纳米技术的十年
原文以Ten years in images为标题发布在2016年10月5日的《自然-纳米技术》新闻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2016年是我们的子刊《自然-纳米技术》创刊10周年纪念,编辑们精选了十年来在本刊
这些科普研究帮你涨姿势
回顾2016年,谷君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放送了很多科普小姿势,这到年底了,不知大家有印象的还有多少呢?忘了也没关系,今天谷君将带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年份的姿势,快拿小本本出来记好了!(划重点了同志们!)(敲黑板)
干细胞科普:胎盘干细胞时代正在到来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对干细胞技术寄予厚望。利用干细胞存储保存健康希望的人也越来越多。由此引发存脐血是否有意义、胎盘干细胞与脐血的优劣争论等一系列问题。干
医学科普大咖缪中荣教授谈“互联网+医学科普”
而在“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学科普”作为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很多的医学科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那么就“互联网+医学科普”的相关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专访了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学科普大咖缪中荣教授,看看专家是如何 看待这些问题的。
图片处理小技巧:你还在为论文图片处理烦恼吗?
写论文时经常纠结在怎么写摘要、引言、正文上,殊不知论文中除了文字还有图表,正如《你一定要知道的文献阅读方法!》中说的一样,认真阅读机制图就能大概掌握文章想表达的意思。足以见得图片在论文中的重要性,图好
拜耳发布第二本儿童科普绘本
-- 孩子眼中神奇的生命科学 上海2016年5月16日电 /美通社/ -- 2016年5月14日,拜耳正式对外发布了第二本儿童科普绘本《小眼镜的大秘密 -- 生命科学奇趣之旅》。这是继2010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