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eriostin介导慢性过敏炎症疾病

6月11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报道了Periostin(一种细胞基质蛋白)在慢性过敏性炎症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接触过敏原引发的过敏性炎症常导致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遗传性过敏症皮炎(AD)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机制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2012-11-18

:选择神经后根小束切断的临床意义

脊神经后根切断后导致反射性阴茎勃起功能丧失,影响痉挛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关于“Selective control by posterior spinal nerve roots of micturition and erection in rats ”的研究显示,SD大鼠L6、S1脊神经后根不同神经小束对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的传导效能存在差别...

2013-01-08

Arch Gen Psychiat:脑源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缺失与精神疾病和肥胖相关

2012年10月9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的一小块区域在精神疾病和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指出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缺失与情绪和焦虑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系统的生长因子,其在大脑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10-10

:内源大麻素阻碍神经再生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英国在线科学期刊《自然—通讯》新一期上报告说,体内具有镇痛作用的内源性大麻素会阻碍神经轴突获得再生。 轴突是动物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离开细胞体的细长突起,是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信号传递渠道。如果轴突由于外伤被切断,神经就无法再发挥作用,而且轴突一旦被切断便很难再生。

2012-11-18

NRR:鞘内注射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缓释纳米粒可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在2013年1月第3期出版的一项关于“Changes in compressed neurons from dogs with acute and severe cauda equina constrictions following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nanosp

2013-02-24

JBC:刘占举等发现IL-23致炎症肠道疾病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员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肠病的“首恶分子”——白介素-23(IL-23)引发细胞“内乱”的分子机制。

2012-11-18

NRR:朊蛋白可引起海绵状脑病和神经退行

海绵状脑病主要是由体内正常细胞表面的朊蛋白转变成致病性朊蛋白所导致,但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朊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较少。

2013-12-10

Nature Medicine:小神经胶质细胞在MS炎症性病理中作用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最新一期发表了健康所钱友存研究员对于学术论文“Peli1 promotes microglia-mediated CNS inflammation by regulating Traf3 degradation”的题为“Peli1 sets the CNS on fire”的精彩点评。

2013-06-09

:科学家发现强迫酗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2013年7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学和欧内斯特·盖洛诊所科学家发现了大鼠强迫性饮酒的神经环路机制,该环路与人类的相似。 科学家发现通过抑制前额叶和伏隔核之间的神经联系能够降低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而前额叶参与到神经系统高级功能如思考,风险评估等;而伏隔核与奖赏和动机等行为相关。 现在已经有多个FDA认证的针对该环路的药物,这些药物有望能够治疗酗酒行为。

2013-07-23

Neuron:小神经胶质细胞可保护机体免于退行脑病

绿色代表突触 (Image: Gerry Shaw/Wikimedia) 一些免疫细胞可以破坏大脑中闲置的神经回路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甚至在健康的个体中也是如此,理解这种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退行性脑病的发病。 时至今日,小神经胶质细胞被认为是普通的免疫细胞,可以保护大脑免于损伤以及免于大脑疾病再生。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