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Virol:磷酸化调控流感病毒复制的机理研究获进展

病毒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A型流感病毒基因编码的14个病毒蛋白中,除了新发现的PB1 N40,PA-X和M42蛋白外,其余11个病毒蛋白被认为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或者在病毒颗粒里存在磷酸化修饰的形式,包括了RNA聚合酶PA,PB1和PB2蛋白,核蛋白NP,两个表面抗原蛋白HA和NA,非结构蛋白NS1,核输出蛋白NEP,PB1-F2蛋白,以及两个基质蛋白M1和M2。

2013-06-19

Am J Pathol:细胞渗透控制心血管疾病

2013年4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有时也被称为“血管硬化”,在西方国家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病率具首位。一种含有NF-kB核定位序列(NLS)的细胞渗透肽证实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试剂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展。这项研究将发表在2013年5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上。

2013-04-17

FASEB Journal:结核杆菌噬菌体来源的抗菌具有抗结核功能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人类重大病原菌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过结核杆菌,全球结核病的死亡率在单因素的感染性疾病当中位居第二,每年有接近200万的人口死于结核病,而且每年有新增900万人口活动性结核杆菌感染病例,全球结核病负担严重,导致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2013-05-16

JBC:MTMR4通过去磷酸化Smad蛋白抑制BMP/Dpp信号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武汉病毒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肌微管素相关蛋白4(MTMR4)通过去磷酸化Smad蛋白抑制了BMP/Dpp信号,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生物化学期刊》(JBC)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唐宏研究员和潘磊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唐宏研究员主要从事冠状病毒、肝炎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以及T细胞对炎性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

2013-01-11

Immunology:一种磷酸酶在TLR刺激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的角色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解析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磷酸酶在TLR刺激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这种酶能通过选择性抑制IKKβ/NF-κB通路的活性,从而作为一种负反馈调控因子调节TLR刺激的先天性免疫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2013-02-05

中国科大发现特殊短 可降低癌症诊疗毒副作用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教授研究组发现一种短肽,能够调控稀土纳米材料所导致的细胞自噬行为,从而大大降低纳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 细胞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受损的细胞器、大分子物质和长寿命蛋白质以维护细胞自稳态的关键细胞生物学过程,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息息相关。

2012-10-17

Cell Host & Micro:维持特定蛋白质的非磷酸化状态或可消除机体中HIV-1

2013年4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叶史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阻断HIV-1在不同类型白细胞中复制的蛋白质是如何被调节的,这项研究发现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剿灭进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病人机体中的HIV-1病毒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

2013-04-18

JCI:眼角膜中的角蛋白片段可阻止细菌感染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眼睛中的角蛋白(keratin)小片段在抵抗病原菌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他们还人工合成了这些角蛋白片段以便测试它们对抗一系列险恶的病原体。

2012-09-28

:磷酸化Rb蛋白结构被破解

近日,Genes&Development杂志报道,研究者首次解析了磷酸化的Rb蛋白结构,揭示了它失活的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磷酸化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蛋白(Rb)通过抑制Rb与E2F转录因子及其他调节蛋白形成复合体来驱动细胞增殖。 研究发现,Rb 608位丝氨酸的磷酸化造成一个弹性的口袋状结构域环。该机构模拟并直接阻断E2F反式激活域(E2FTD)的结合。

2012-11-18

The Lancet:药物利拉鲁和依泽那太治疗II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较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多临床中心的研究者研究发现,每天的注射利拉鲁肽相比每周注射依泽那太,在降低血压以及促进II型糖尿病人减肥方面稍微更加有效一些。然而病人注射依泽那太会出现更小的副作用,比如恶心、腹泻与呕吐。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来选择到底是一种药物更适合于进行治疗。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