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MM:男性避孕候选药物居然可治愈睾丸癌!

睾丸癌是20-40岁之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可以治愈。但是很不幸,现有药物仍然对一些病人的肿瘤无治疗效果。而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本来用于避孕的药物居然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此前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叫做JQ1的试验性药物可以抑制精子成熟,因此可能是一种男性避孕候选药物。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它还可能用于治疗睾丸癌。

2017-01-03

睾丸激素水平过高或过低会“休克”前列腺癌细胞死亡吗?

新的研究发现,交替淹没和使睾酮缺乏的策略在已经接受抗化疗或手术阉割治疗后的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中产生良好结果。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8届EORTC-NCI-AACR分子靶标和癌症治疗研讨会上,研究人员报告说:“完成至

2016-12-02

Nature:寨卡病毒导致小鼠睾丸体积缩小结构破坏

大部分针对寨卡病毒(Zika Virus)的研究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孕妇和出生缺陷。但在小鼠中,新的研究发现了寨卡病毒对于小鼠雄性生殖系统的严重损伤,引起了人们对人类男性可能遭受得到的威胁的严重关切。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们,通过在《Nature》上的研究文章,报道了寨卡病毒对于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的损害。

2016-11-04

美女教你如何进行睾丸自检

4月是睾丸癌意识月,对睾丸的定期自检非常重要。不论是自己动手还是让性感美女来帮忙,都要保证每个月给自己的蛋蛋来一次仔细的检查。

2015-04-22

人体最特别组织:睾丸包含999种独特蛋白质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在瑞典皇家工学院的一项研究中,睾丸被确定为人体中最为独特的一种组织类型。

2015-03-26

Cancer:使用大麻或增加睾丸癌风险

2012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的研究者发现了大麻使用和患特定类型睾丸癌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Cancer上。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大麻对于睾丸细胞潜在的癌症诱发效应。 睾丸癌是15至45岁男性常见的一种癌症,而且其是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此研究者试图去研究其与患者暴露的环境是否有某种潜在的关系。

2012-11-18

Nat Genet :科学家发现五种睾丸癌基因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5月21日宣布,研究人员发现了促使睾丸肿瘤形成的5种基因突变。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今后睾丸癌的防治。 睾丸癌多出现在某一特定家族。这意味着,遗传因素对肿瘤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经调查,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总计5种有助于肿瘤形成的基因突变,并将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遗传学》和《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上。

2013-05-23

JCEM:接触日常塑料用品 或可导致睾丸睾酮激素降低

根据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接触塑料等物品中常见的某些化学物质,与男性,妇女和儿童较低水平的睾酮激素有关。

2014-08-17

PNAS:男性睾丸尺寸与抚养参与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在一项研究了交配和抚养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与其他男性相比,睾丸尺寸较小的男性更有可能参与对孩子的抚养。一项叫做生命史理论的进化论假说认为,交配与抚养会争夺动物用于繁殖而付出的有限的能量。此前的研究已经提出,睾酮的减少可能会抑制为交配做出的努力,这可能会把资源导向对新生儿的抚养上。

2013-09-10

Cell:增加睾丸癌风险的遗传突变或可保护个体皮肤免于紫外线损伤

p53结合位点上的一种DNA序列突变,在高加索人中更为流行,而且该突变和睾丸癌风险直接相关,但其却可以保护个体的皮肤免于紫外线伤害。 (Credit: Cell, Zeron-Medina et al) 2013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p53是一种参与癌症的重要蛋白质,其可以结合在DNA上来调节许多基因表达的活性,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

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