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Inter Med:揭示颈部药物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2012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年有超过200个病人在通过脊髓硬膜外注射药物甲泼尼龙后被诊断出患有真菌性脑膜炎。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对于该病症提出了详细的临床护理、降低发病风险等措施。
AFM:真菌纳米粒子具有免疫刺激及抗肿瘤潜力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A. oligospora)是一种扑食线虫性真菌,以营养菌丝特化形成的捕食器扑食线虫为生。 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张明军(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A. oligospora产生的纳米粒子具有刺激免疫系统及杀死肿瘤的潜力。
Science:研究者揭示肠道内的真菌和肠道炎性疾病的关系
研究者发现真菌群体在疾病模型中可以明显抑制大肠的功能。 (Credit: © Nataliya Hora / Fotolia) 近日,来自洛杉矶锡达斯西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查机体肠道中的真菌,发现了人类肠道微生物和炎性疾病(如溃烂性大肠炎)间的重要关系。这项刊登在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了大量的真菌群体在疾病模型中可以明显抑制大肠的功能。
PLoS Biol:一种具有抗肿瘤前景的常用抗真菌药物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一项最新在老鼠动物模型试验中的研究证实一种已经被批准的并被使用了几十年的仿制药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药物,其通过破坏肿瘤的血液供应来使得肿瘤体积缩小。噻菌灵是一个通用的又美国FDA批准的廉价抗真菌的药物,其是一种口服药,已临床使用超过40年。截至目前为止,该药物并为用来来治疗癌症。
Nat Chem Biol:揭示毒素-抗毒素系统全新调控机制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等近日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发表论文——A new type V toxin-antitoxin system where mRNA for toxin GhoT is cleaved by antitoxin GhoS,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布朗大学共同完成。
Nature:开发出一种全新技术清除植物毒素
植物产生毒素来让它们自己抵抗潜在的敌人,如植食性害虫(herbivorous pest)和疾病。油菜植物产生硫配醣体(glucosinolate)来达到这种目的。然而,也正因为含有这种硫配醣体,种植者只能够在猪和鸡饲料中添加数量有限的富含蛋白的油菜籽。如今,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技术来阻碍不想要的毒素进入植物的可食用部分。
Nature:解析发冷光杆菌的毒素注射新机制
2013年3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冷光杆菌与蛔虫相伴而生,蛔虫可以攻击自己的幼虫从而使得幼虫感染上这种细菌,这种细菌随后就可以攻击各种入侵者以及各种细胞毒素。近日来自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等处的研究者发现,发冷光杆菌可以使用一种类似于注射器一样的重要毒素复合物,这就使得其可以通过宿主细胞细胞膜上的小囊泡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最后杀灭细胞。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食和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大米、棉籽等。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因此国际上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有严格的限量要求。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柱后衍生法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测定,通过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配比的优化以及检测器条件的调整等手段,以期得到黄曲霉毒素的最佳分离效果。
T2 Biosystems融资四千万美元 开发检测真菌新方法
美国东部时间3月28日,T2 Biosystems宣布完成了由高盛集团牵头的四千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此次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发检测念珠菌类真菌的手段。除此之外,其他资金也会用于开发T2 Biosystems的其他分子、免疫和稳态的检测方法。 T2 Biosystems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Lexington市,成立于2006年,以其T2MR技术而著称。
PLoS Pathog:揭示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的致死性真菌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指出了长期以来使得AIDS患者病情加重的真菌感染的环境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