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对温湿度交互变化响应研究获进展
在土壤生态过程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关于调控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温湿度响应行为的研究还较为缺失。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准确模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过程、氮磷周转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也是改进全球气候和陆面模型模拟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毕业生周伟平和研究员申卫军等开展了一项全因子设计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温度(
Int J Env Res Pub Heal:温度、湿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2017年12月13日/生物谷BIOON/---毫无疑问,高温或极端湿润的环境会对人体的生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尤其如此。此前研究已经表明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对天气极度敏感的疾病。气候-健康相关研究常常检测了极端的温度或湿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然而,目前我们对这两种因素的联合效应知之甚少。来自环境健康学院的教授Shao Lin以及公共健康学院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系的博士生Wayn
Science和Cancer Research针对随机突变是否导致癌症针锋相对
图片来自pixabay2017年8月8日/生物谷BIOON/---是什么导致癌症?吸烟当然会,日光照射和化学物接触等也会。癌症风险会因一些遗传易感性而增加,在老年时也会增加。将这些风险串联在一起的一条线索就是人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吸烟和紫外线照射会增加DNA损伤率,而且受损DNA的每次复制就有机会获得能够触发癌症产生的随机突变。我们活得越久,这种坏运气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导致这些随机的致癌突变。
相对引用率将会成为学术评价规范
理想的学术评价方法应该有非常强大的可操作性,具有使用方便性和开放性,当然最关键的是具有横向可比性。美国NIH2015年开始启用的相对引用率应该是符合这样的标准,而且这种方法被逐渐接受。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张井勇等发现中国高温热浪与土壤湿度有关
高温热浪是中国最主要的极端气候事件之一,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2003年夏,中国南方经历了创历史记录的热浪。2006年和2007年夏,中国许多地区再次遭遇高温热浪的侵袭。2010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范围都属历史罕见。这些极端高温事件对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能量和水资源的供需社会、工农业生产等都造成了重大损害。
J Virol:相对广谱抗病毒多肽的设计与功能验证
2013年9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在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部人才基金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王晓佳博士课题组突破对单一病毒的常规性研究思路,展开几种重要囊膜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体外体内均可高效抑制3科类病毒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新型多肽。
PLoS ONE:高湿度的室内环境或可有效降低流感病毒的感染能力
2013年2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室内高的湿度水平可以明显降低由咳嗽所释放的流感病毒颗粒的传染性。
ACS App Mat & Inter:基于纳米颗粒技术开发出新型电子皮肤 可同时感受触摸湿度及温度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使用小型的金颗粒以及一种树脂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软性感受器,其将有望于集成产生新型的电子皮肤(e-skin)。(Credit: iStockphoto) 2013年7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