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型电子显微镜首次揭示氨基酸的纳米结构
2019年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首次描述了使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识别纳米级氨基酸中的同位素而不损坏样品的结果。这种新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检测纳米级蛋白质重量的细微变化,同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这可以为更深入,更全面的生命基本构建研究开辟新的途径。(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同位素通常用于标记分子和蛋白质。通过
想戒烟 是电子烟成功率高还是尼古丁替代疗法效果好?
在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中,电子烟戒烟效果是尼古丁替代疗法的两倍。这是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篇最新研究结果。在美国FDA尚未批准电子烟作为戒烟疗法的当下,这则研究引起了学界对戒烟疗法的热议。这项研究由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资助,并获得了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支持。研究在英国招募了886名有依赖性的吸烟者,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年人。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3个月的尼古丁替代疗法
黑科技| 可穿戴设备算什么,电子皮肤才厉害!
在医疗领域,很多“黑科技”的问世,让人们眼前一亮。这些技术也许正在或即将带来一些疗法的颠覆或观念的改变。科学家们不断将各种炫酷的脑洞变成现实,令人啧啧称奇。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近年来那些让人惊艳的医疗黑科技吧!能看到骨骼和器官的“魔镜”如果有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内脏、骨骼、血管……你会想要去试试吗?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发出一种新的高科技“魔镜”,用于向医学生们讲解解剖学问题。帮助他
【走进百家药企】 工匠精神,砥砺前行,探索中国医药创新 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梁怡先生访谈录
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先生(右)梁怡拥有超过20年制药行业经验,曾负责多家跨国药企在中国和亚洲的商业运作,在产品上市、销售、战略制定和商务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位行业风云人物,在2018年6月离开阿斯利康,投身中国本土创新企业—再鼎医药。就职半年来,再鼎医药首席商务官兼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做了哪些举措?近日,再鼎重磅卵巢癌靶向药物—则乐®(尼拉帕利)在中国香港获批上市,他
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应用评价新规发布
12月7日,新浪医药从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官网获悉,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20号),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电子垃圾污染土壤PCBs微生物降解研究取得进展
粗犷的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导致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释放到土壤中,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微生物降解是土壤中PCBs消减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应用中,PCBs的微生物修复却受到了极大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一、通过分离培养获得的微生物菌种有限,应用时可选项不多;二、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同时含有高浓度的多种重金属,这对微生物的金属抗性提出了更高
可调谐的柔性人工突触:通向可穿戴电子系统的新途径
人工突触:具有机械和突触灵活性的记忆晶体管基于记忆晶体管的机械柔性人工突触,可以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突触可塑性。突触是神经形态计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一种大脑启发计算方法,旨在提供较传统方法而言更为高效的计算方法)。 目前,Yiqiang Zhan,Lirong Zheng和Fernando Seoane与来自瑞典和中国的合作者们,报道了一种人工突触,该突触是基于具有机械柔性的记忆晶体管设计的。 这种
韩国开发出柔性电子皮肤
韩国首尔大学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使用仿真皮电子皮肤系统的软体机器人。该研究成果刊载在5月30日国际学术杂志《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上。首尔大学开发的软体机器人表面由橡胶或硅胶材质的柔软物质制成、各个部位间无明确界限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该机器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做出自由且连续的动作。此前发达国家已开发出章鱼与蛇模样的软体机器人。这种软体机器人在活体组织模
电子游戏相关脑功能活动实时监测研究取得进展
电子游戏一方面可以用于训练大脑,提升包括视觉运动功能在内的一些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引发电子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6月18日正式发布了《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首次将电子游戏障碍列为一种精神疾病。ICD是世界各国的医生用来诊断病症的国际标准,反映了不同学科和地域专家所达成的共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
Science:利用可注射的超柔性网状电子元件在体内长期记录视网膜的电活动
2018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几十年来,希望理解视网膜如何解读视觉输入的科学家们经常采用侵入性的外科手术取出动物的眼睛,然后记录眼睛视网膜中的细胞活性。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系统,它使得在醒着的动物中长期地追踪几十个视网膜细胞的放电模式成为可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29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ethod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