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解密DNA氧化损伤的修复机制

氧化应激是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如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的元凶。当身体暴露于过量的电荷或者极强的氧化物中时,氧化应激便会发生。这些通常是在呼吸或其他代谢过程中发生,在持续的压力、暴露于紫外线或X射线时同样也会出现氧化应激。如果氧化应激过于强烈,它将压倒机体的天然防御。这些强劲的氧化物能破坏遗传物质,导致DNA产生一种有害的8-氧-鸟嘌呤碱基突变。

2012-11-18

中化帝斯曼山东半合成头孢菌素新厂动工

12月9日,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在山东淄博举行新厂奠基仪式,新工厂将采用专有生物技术生产新型半合成头孢菌素(SSC),计划2013年年初建成投产。 由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和中化集团共同组建的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抗感染药的原材料、中间体和活性药物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已在淄博建有第一代头孢菌素工厂。

2011-12-19

Cell Stem Cell :发现DNA酶促氧化修饰调控小鼠成体神经元的产生和短期记忆

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5-甲基胞嘧啶(5mC)的动态平衡调节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这种表观遗传修饰不仅控制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还会影响新生神经元的轴突生长。近期研究发现5mC在体内可以被TET家族蛋白氧化成5-羟甲基化胞嘧啶(5hmC)等形式,而这些氧化修饰在早期胚胎和哺乳动物脑内有较高水平的分布。

2013-06-17

JACS:杨学明等发现不同光子能量影响甲醇在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解离速率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表面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Strong Photon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Photocatalytic Dissociation Rate of Methanol on TiO2(11

2013-12-29

PNAS:一氧化氮合成酶能保护贫血引起的损伤

加拿大多伦多圣米高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酶有新的作用,它有可能会保护因为贫血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该医院李嘉诚知识研究所研究员格雷戈黑尔说,“发现这一机制有可能为贫血病人带来新的治疗并改善治疗的效果。” 世界四分之一的人以及50%手术病人会有贫血。造成贫血的原因不同,包括感染(疟疾、HIV和寄生虫)、营养不良(铁、叶酸和B12)、遗传变异、怀孕、创伤和手术失血。

2012-11-18

PNAS:植物代谢新机制——一氧化氮机制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揭示了一条独特的一氧化氮(NO)调节机制,相关论文“Cytokinins can act as suppressors of nitric oxide in Arabidopsis”发表在1月1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何奕昆(Yi-Kun He)教授。

2013-03-14

JBC:发现表皮葡萄球菌感受氧化胁迫功能基因

abfR基因的缺失导致细菌的的凝集(A 和 B)及AbfR作用的分子机理(C)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败血症、慢性前列腺炎的趋势与日俱增。表皮葡萄球菌因其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强了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体系的抵抗能力,使得临床治疗十分棘手。

2013-01-16

JBC:表皮葡萄球菌感受氧化胁迫的重要功能基因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引起败血症、慢性前列腺炎的趋势与日俱增。表皮葡萄球菌因其形成生物膜从而增强了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防御体系的抵抗能力,使得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在感染的过程中,表皮葡萄球菌必须克服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活性氧(ROS)的杀伤作用从而成功地定植、感染,而人们对表皮葡萄球菌是如何感受、应答氧化胁迫信号,了解的很少。

2013-01-09

Nature:海中撒硫酸铁或有助吸收二氧化

7月18日,Nar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向海中播撒硫酸铁以促进藻类生长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会带来怎样的生态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还不能加以推广。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南极附近某个海流相对平静的海域进行了实验。这里的海水缺乏铁元素,藻类生长不旺盛。研究人员在总面积167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播撒了数吨硫酸铁,并持续一个多月观察藻类生长情况。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