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成对的缠绕蛋白处理应激

试想想,两个跳探戈的人舞池中起舞,突然踩到一打滑的地方,会怎样了?为了避免跌倒,两人必须一起努力来应对这个应激时刻。 一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小组指出,某些辅助蛋白为防止其客户蛋白在应激情况下崩溃,通过解螺旋一段长的弹性手臂来缠绕这些打滑的蛋白质,这些辅助蛋白称为应激特异分子伴侣蛋白。 当应激时刻一过,这个伴侣蛋白就再次摺起手臂,使蛋白质重新组合并恢复到细胞内的正常生活状态。

2012-11-18

Biol Psychiat:应激升高血压归因于免疫系统

如果应激反应会升高你血压的话,其原因就是免疫系统在起作用。科学家们发现T细胞不但有助于抵抗感染,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应激干预的小鼠血压升高也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后,可能进而对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免疫系统有副作用。这一结果对高血压和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研究论文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

2012-11-18

BioEssays:基因差异让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应激情况下,我们的脉搏加快、心脏泵血增多、肾上腺素释放等反应是最普遍的现象,但在紧张情况下,我们所作出的反应是由我们的基因控制的,并且在在两性之间是不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BioEssays上发表文章称SRY基因主要在男性身上调控行为,可能会推动攻击性行为和应战斗或飞行等应激反应所产生其他传统的男性行为特征。

2012-11-18

新疆生理科学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11月20日,新疆生理科学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召开,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10余家单位6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会员所在单位及新疆部分兄弟学会发来了贺信,自治区科协领导也应邀到会表示祝贺。

2012-11-19

:“通感”具有生理基础

还记得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吗?这名句常被用来举例说明“通感”这种不同感觉在大脑中互相沟通交错的现象。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这种现象并非文学家的比喻,而有其生理基础。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了相关成果。

2012-11-18

CDPS:人面部表情符号源于本能生理反应

目前,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报告"What Are Emotion Expressions For?"证实,人类面部表情符号首先源自本能的生理反应,随着社会发展,才逐渐赋予了更多社会意义。 “喜怒哀乐”面部表情符号,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

2012-01-04

IJC:情绪应激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机制

12月23日,德国学者在Int J Cardio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Central hemodynamics and arterial stiffness during the finals of the world cup soccer championship 2010",情绪应激两小时后中心血流动力学变化依然存在,这一发现这有助于理解情绪应激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的机制。

2012-11-18

Cancer Cell:氧化应激过程能够杀死癌细胞

科学家发现增强氧化应激的药物能够杀死横纹肌肉瘤的癌细胞

2013-12-11

Annals of Botany:曹坤芳等揭示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枝叶生理功能的关联进化

近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者以Stem hydraulic traits and leaf water-stress tolerance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leaf phenology of angiosperm trees in an Asian tropical dry karst forest为题...

2012-05-21

Gurdon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3年10月2日出生的约翰·伯特兰·格登(John B. Gurdon)是一位英国发育生物学家。他主要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而知名。2012年与山中伸弥获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2009年与山中伸弥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20世纪50年代, 约翰·格登等人的实验就已经得知卵细胞质能重编程体细胞核。

201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