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盘点: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亮点研究

小编整理了三位诺奖获得者近年来的一些亮点研究论文,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可以对三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及大脑GPS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2014-10-09

第六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12月15日,第六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共有8项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和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20个省(区、市)的卫生厅(局)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组织奖。

2012-11-19

2014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专题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17:30,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John O'Keefe 、May-Britt Moser、Edvard I. Mosel 因发现组成大脑定位系统(GPS)的特殊细胞的研究成果获得此奖项。

2014-10-11

湖北首届预防医学科学技术揭晓

湖北省卫生厅、科技厅从2011年开始,设立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1月7日,湖北省举行首届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6项研究成果获奖。本次获奖成果包括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研发、长江三峡湖北库区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化学污染物及食源性致病菌动态监测方法等多项应用型研究成果。 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开表示,公共卫生科研成果是国家科技进步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2-11-19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Jules A. Hoffmann

朱尔·A·奥夫曼(Jules A. Hoffmann,1941年8月2日-),出生于卢森堡埃希特纳赫,法国国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理事长,2007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长。因发现如何激活先天免疫而与鲁斯兰·麦哲托夫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分享2011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12-02-02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Bruce A Beutler

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1957年12月29日-)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他于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之后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和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科学工作,并发现了LPS(细菌脂多糖)受体。

2012-02-02

北大李勇教授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

在日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布的“2011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奖励的决定”中,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李勇教授荣获二等奖。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尤其神经管缺陷、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是我国最常见和影响最大的出生缺陷,然而有关这些常见出生缺陷的病因学及发病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至今尚不清楚...

2012-11-19

中华医学科技(2010-2011年)揭晓

1月7日,获得2010至2011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一等奖的代表展示获奖证书。 全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10-2011年)”1月7日在北京揭晓,共有166项医学科研成果获得这一殊荣。

2012-11-19

中山医院赵惠扬教授荣获“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核医学医师年会暨第一届中国核医学医师奖颁奖典礼上,中山医院赵惠扬教授荣获首届“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赵惠扬教授,博士生导师,1931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曾任原上海医科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核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研究室主任、影像中心副主任等职。

2012-11-19

复旦大学6个项目荣获2013年度中华医学科技

复旦大学6个项目荣获2013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201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