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动力锂电池隔膜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863”储能电池重大专项、山东省杰青基金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等攻关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团队历经3年多的科研攻关,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并达到中试生产规模。
杭世珺:污泥生物质利用前景巨大
污泥“变废为宝”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城镇污水厂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国水网顾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就这一问题与参会者展开探讨。
全国首座生物质天然气加气站在湖北省投运
污泥经过处理后也能变成汽车能源。9月18日,全国首座生物质天然气加气站在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投入商业运营。自运营以来,平均每天有1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前来加气,日售气量约4000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如何处理一直是个难题。随着襄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置示范项目的投入运营,这一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点读生物质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7月出炉,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用规模,全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替代燃料,自然不可或缺。 发展目标: 据北极星电力网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相当于替代化石能源5000万吨标准煤。
日本政府设立生物质发电新目标
日本政府6日通过“生物质事业化战略”,提出到2020年使生物质发电量占全国家庭用电比例5%的新目标。 战略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要达到130亿千瓦时,可为约280万个家庭提供电力。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后将把燃料液体化、直接燃烧等4项技术的产业化作为研发的重点,以便能使林地间伐木材、废弃食品、家畜排泄物等都成为发电的原材料。 战略还设定了每种发电原料到2020年的利用率目标。
能源危机下生物质能将成最佳替代资源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将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由于其多种天然优势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前景最明朗的能源。 按照能源当量计算,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列第四,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能够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资源和最佳替代方式。
迪森股份欲破生物质能源“原料诅咒”
一家出身于传统锅炉行业的民营企业,在向生物质能源转型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新型清洁能源,为客户提供热能服务的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森股份”)成功登陆沪深股市,首发当日就上演了开门红,涨幅达32.62%。 从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获悉,迪森股份此次上市拟发行3488万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扩产及配套的热能服务工程的建设。
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生物质化学与工程科研综合实验楼奠基仪式举行
7月28日,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生物质化学与工程科研综合实验楼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林科院储富祥副院长、孟平副院长,以及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领导等出席奠基仪式。
“百座亿方”生物质燃气科技工程实施方案研讨会
为推动和落实“百座亿方”生物质燃气科技工程的实施,科技部社会发展司资源环境处,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辽宁能源所等单位的专家和过程工程所相关研究人员,于3月29日在过程工程所召开了“百座亿方”生物质燃气科技工程实施方案研讨会。
迪森股份签署生物质燃气节能减排项目框架协议
迪森股份4月24日晚公告称,公司23日与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签署《生物质燃气节能减排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拟将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打造成可再生、低能耗、高产值的低碳环保型循环经济工业园。 合作模式方面,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出资占股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