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打印快逆天了!就在这五所大神级研究机构
3D打印是一项让人着迷的技术。因为它可以快速高效的制造出个性化的产品。随着打印技术的成熟,3D打印逐渐被引入到医疗行业,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苦苦等待合适的组织和器官移植。 3D生物打印机据Wohlers Associates
生物谷走访研究所之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
每位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发症情况、遗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反应,个性化用药已逐渐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及必然趋势。 电话采访与拜访 第一次联系秦胜营教授是ENCODE问世当天的电话采访,他通俗的解读让人受益匪浅。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中美冠科生物协议联手开展肿瘤转化医学研究
浙江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发表脑蛋白质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学者,使用脑组织样本,对朊病毒相关疾病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研究。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拨款550万美元资助建立8到10家生物标志物开发实验室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在2016年财政年度拨款550万美元资助建立多家实验室以便加快研究生物标志物和开发生物标志物测定方法用于检测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泌尿生殖器官癌以及发病率快速上升的癌症。
【盘点】Cell:生物物理周上呈现的10大美到爆炸的微观图片
显微镜发展的进步可以使我们看到很多之前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分子、细胞以及病毒等,同时也帮助我们创造了很多艺术作品,10张来自2016年形象大赛的精彩图片将为您带来生物物理学的奇妙世界视觉之旅,本届的生物物理周举办时间为2016.3.7-2016.3.11;生物物理周促进了全球生物物理学群体的互联,并且对公众、决策者、学生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Cell子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冯巍研究组揭示细胞核膜蛋白SUN2自调控的分子机制
2015年12月10日,国际学术杂志《Cell》子刊《Structure》期刊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冯巍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论文题目为“Coiled-coil domains of SUN proteins as intrinsic dynamic regulators”,
生物伦理学家访谈:改造人类是大势所趋,比如换上猫的眼睛
如果我们还不就气候变暖采取一些措施,人类就会厄运临头。但我们能做什么?一名生物伦理学家有一个很激进的想法:通过改造人类来改善环境。
【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产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股权融资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提示我们应该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在成长期的财务特点和投资风险,设置能够适应研发型企业特性的上市标准。
微生物所与山西中科鸿基签约“生物法生产异戊二烯”项目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山西中科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法生产异戊二烯”项目签约仪式在我所A203会议室举行。 出席此次签约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苏荣辉副局长、北京分院李静副院长等,山西省晋中市市长吴清海、山西省平遥县县委书记李非忠等,山西中科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毋鸿江,中国绿色集团董事局主席郝小君等。我所黄力所长等所领导和转移转化中心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