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诺威发布生物制药行业专用紫外线消毒与脱臭氧系统 PharmaLine SD
p{text-indent: 2em;} 上海2011年10月26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制药行业用水的紫外线处理设备的供应商,海诺威发布了其新款的 PharmaLine SD 系列紫外线水处理系统,用于消毒和脱臭氧处理。
生物制药下游处理 单次使用系统“霸气外露”
单次使用系统,听起来新鲜,理解起来不难。它常又被称为一次性使用系统。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针头、一次性用品现在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过一次就丢弃,不重复使用,所以也称可抛弃系统,在英文指Single-use(disposable) Systems。
‘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单次使用系统’ 邀您共享
背景: 随着重大生物技术的突破,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企业多为转瓶规模化生产的老厂,在进行生产工艺的改革时,存在车间技术改造、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大、人员技术培训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生物制药临机遇:靠创新和特色提升国际竞争力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处于成长期,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仍未完全定型,为我国在局部领域实现突破提供了机遇。 生物医药产业要求庞大的人力、财力投入,需要全球市场分摊创新成本。国际合作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蒋建利: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在崛起
生物谷BIOONNEWS讯 据悉,“十二五”规划将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国家不断优化的鼓励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持续推动下,中国生物仿制药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市场盼生物仿制药审批制与国际接轨
生物制药已成为制药领域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以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代表,包括疫苗、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生物提取物,以及基因治疗等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2010年生物医药销售额已达14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16%。预计到2020年,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的比重将超过1/3。”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技术顾问李向明日前在“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上表示。
在生物制药领域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药企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是否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发现和开发新药的方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之中。例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赛诺菲(Sanofi)和辉瑞(Pfizer)等巨头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在研产品线,并期望能从研究者那里得到更好的结果。与此同时,新的分析指出,大多数公司在药物开发上持续地进行巨额投入,但咨询师和分析师们对这些巨额投入在“长期干旱”的新药获批上产生的效果表示怀疑。
陈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他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
单次使用系统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逐年递增
生物谷Bioon.com 讯 2011年11月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单次使用系统"会议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议邀请了生物制药方面的优秀企业及技术专家,与参会者共同交流分享单次使用系统的新技术、新工艺、优势、发展及应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纷纷对单次使用系统的现状和前景,优势和挑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