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 Conserv:揭示非随机性森林片段化过程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生境片段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谱系系统发育多样性等的急剧下降,进而促使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其中,生境片段化导致的斑块大小、边缘效应和生境隔离被认为是驱动这一
中化拟与荷兰帝斯曼开展生物技术合作
中国中化集团1月19日发布新闻稿称,本月18日与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在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目前抗感染业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深入合作。 2011年8月31日,中化与帝斯曼就全球抗感染化工原药业务,共同组建了全球第一家商业化生产青霉素药物企业——中化帝斯曼制药公司(DSP),双方各持股50%。
JCO: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限制NSCLC个体化治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个体化治疗试验 (IFCT-0801)二期结果发表于JCO杂志,作者 Wislez 博士等探讨了基于EGFR突变状态和ERCC1表达(顺铂化疗缓解的预测因素)的个体化辅助治疗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虽然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超过80%的患者适合在术后2个月内开始辅助化疗),但 III 期个体化治疗试验因EGCC1免疫组化读数的不可靠而取消。
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分子影像设备实现首次临床应用
相机拍摄图片以及叠加后的效果图 近日,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制的乳腺癌早期临床检测设备——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得到临床应用,受到了院方领导、外科医生积极肯定的评价。 在医学临床领域,如何早期发现肿瘤组织及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实现肿瘤的精确定位一直是国际上的挑战问题。
源德生物侦测仪将用于癌症靶治疗标准化研究
(i美股讯)7月15日周四,中国著名体外医疗公司——源德生物今天宣布,公司生产的HER-2 FISH侦测仪将用于癌症靶向治疗标准化方面的研究,包括早期的癌症检测和治疗。该研究项目是由中国卫生部赞助发起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将运用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和胃癌患者的HER-2基因增殖的程序和步骤标准化,从而对赫赛普啶的使用进行指导。这家公司同时是HER-2 FISH侦测仪的供应商。
上海应物所智能微型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一步检测
多功能集成、用户友好的便携式现场检测设备在低成本医疗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发展了一种基于“气泡”介导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解决了一步反应完成免疫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实现了多种重要疾病标志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有望为便携式现场生化检测提供新的手段。
哥伦比亚将其生物多样性商业化
哥伦比亚通过了一项持续商业化利用该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规划政策,该政策主要是通过发展生物技术研究来实现。 该政策于6月得到了政府的通过,包括建立生物勘探国家公司,以与商业部门联络。未来四年,这项内容将得到1400万美金的政府资金支持。 哥伦比亚的目标是在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工业和产品。该国拥有了世界上已知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十分之一。
基因组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获资助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百人计划”方向东、王前飞研究员, “杰出技术引进人才”吕雪梅研究员,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丁宝全研究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连海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经过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的多轮遴选,成功获得资助。
日美共同力争2020年实现航空生物燃料商用化
日本航空、全日空、美国波音公司及东京大学等参与的“新一代航空燃料倡议”组织9日宣布,力争到2020年实现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物燃料的商用化。各家公司已开始联手制定时间表,计划明年4月前制定完毕。生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