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三代试管婴儿法规监管里程碑:首个“有证”PGS试剂盒亮相中华医学会2020生殖医学年会

 2020年11月26日-2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会议主题为“携手共创新生命”。本次大会国内辅助生殖领域龙头企业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携国内首个“有证”三代试管PGS产品亮相会议现场。该产品可针对胚胎进行植入前染色体筛查,从而大幅提高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胚胎全染色体精

2020-11-29

三代试管婴儿法规监管里程碑:首个“有证”PGS试剂盒亮相中华医学会2020生殖医学年会

1. 国内唯一“有证”三代试管PGS试剂盒亮相中华医学会生殖年会2020年11月26日-2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会议主题为“携手共创新生命”。本次大会国内辅助生殖领域龙头企业苏州贝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携国内首个“有证”三代试管PGS产品亮相会议现场。该产品可针对胚胎进行植入前染色体筛查,从而大幅提高试管婴儿临床妊

2020-11-27

NEJM:一项针对将近2000名美国海军新兵的研究表明尽管采取了隔离措施,仍发生多次无症状SARS-CoV-2传播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一项对近2000名美国海军新兵(Marine recruits)进行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海军医学研究中心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在进行基础训练之前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是仍有数次无症状传播SARS-CoV-

2020-11-16

研究揭秘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是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介形虫双瓣壳化石,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期,中国、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发现一亿年前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介形虫是自奥陶纪以来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其大小通

2020-10-01

mSphere:如何理解社交隔离与微生物感染?

减少社交距离是专家建议的减少COVID-19传播策略的关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SARS-CoV-2病毒主要通过唾液或空气传播的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采取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洗手和避免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防止病毒扩散。

2020-09-18

生殖细胞或许喜欢“吃甜食”并将这种特性传递给机体大脑!

2020年9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与细胞相比,我们的工作似乎很轻松,当细胞努力工作分解一些分子并构建其它分子时,我们所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即喂它们,但我们到底应该给它们喂什么呢?考虑到内部不断发生的竞争,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问题,诸如脂肪细胞等细胞类型渴望脂质,而其它类型的细胞则更喜欢蛋白质或糖类,当我们的大脑在面对诸如牛排或冰激凌等困

2020-09-23

研究揭示几丁虫生殖模式

作为一类已灭绝的具有机质壳壁的海洋微体生物化石,几丁虫广泛存在于奥陶纪至泥盆纪的各类海相沉积物中,在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对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自193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关于这类小瓶小罐小棒状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就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根据其形态特征,几丁虫常被与原生动物,如跟足虫、纤毛虫、鞭毛虫、有孔虫等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但由于其

2020-09-06

生殖领域继续受投资人热捧,细分龙头企业“贝康医疗”入榜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

根据GEI中国独角兽企业标准,长城战略咨询在2019年审核并筛选出296家符合标准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群体,分布在商业航天、VR/AR、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赛道,其中已有8家独角兽企业完成上市,包括泛生子、燃石医学、沛嘉医疗等生物医药公司。而在此次的榜单评选中,贝康医疗成功入选“2019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展现了资本市场对辅助生殖赛道发展前景的看好。辅

2020-09-10

研究揭示峨眉锥栗的杂交起源和生殖隔离位点非均匀分布

研究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难点在于,检验杂交直接影响生殖隔离的形成。7月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孙永帅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Genomic basis of homoploid hybrid speciation within chestnut tre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的峨眉锥栗研究系统为

2020-07-13

Science:快速识别和隔离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可缩短平均系列间隔

2020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识别和分离有症状的COVID-19感染者可以缩短平均系列间隔(serial interval)。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

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