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首次揭示奶山羊生殖器官miRNA谱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通过靶向调控基因表达而发挥重要功能。许多研究已证实,miRNA参与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发育和配子发生过程。
Cancer Res:科学家发现生殖系统癌症新的分子“开关”
2013年8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剑桥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睾丸和卵巢癌中恶性生殖细胞的一个新的分子“开/关”。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1日的Cancer Res杂志上。 恶性生殖细胞在精子或卵子细胞中形成,通常发生在生殖器官如睾丸或卵巢中。此类肿瘤在是童年和成年中都存在。 虽然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目前的化疗带有长期的严重副作用,包括听力损失和肾脏,肺和骨髓损害。
Nature Genetics:白粉病菌的无性生殖优势
白粉病是许多严重的植物病害之一,小麦和大麦都遭受这种寄生真菌的危害,每年的作物产量也因此而损失严重。德国科隆(Cologne)植物育种研究所(MaxPlanck 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 Research)的大麦白粉病遗传专家保罗.舒兹列菲特(Paul Schulze-Lefert)...
Cell:樊圃等揭示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樊圃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文,揭示了黑腹果蝇识别其它物种果蝇的生物学机制,鉴定出参与该行为的感觉受体、化学分子和相关神经回路。樊圃等的论文题为“抑制黑腹果蝇与其他种属交配的遗传和神经机制”,同期《细胞》还发表了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Carlson对该文的评论。
JBC:张岩等揭示MLL5蛋白调节细胞周期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BC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张岩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LL5 Protein Regula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E2F1-responsive Gene Expression via Association with HCF-1。
Cell Research:生殖细胞克隆新技术
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来自洛克菲勒大学干细胞系的Ali H Brivanlou教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主要介绍了最新开发出的一种能够人工诱导人源生殖干细胞的技术。
NCB:首张人类生殖细胞发育路线图
大约10%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症的影响,然而通常并不清楚他们的病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因为机体无法生成有活力的配子所致。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研究了人类的生殖细胞的发育,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如何在实验室中生成它们。 尽管人类生育年龄大约是在15-45岁,持续生成人类卵子或精子的前体细胞却是在很早以前——母亲子宫中受精卵长成一个微小的细胞球之时就已形成。
英确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分子开关
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称,一种名为LIN28的蛋白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发癌症的关键“开关”。这一发现对于开发新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各个年龄段男女都可能罹患的癌症,如睾丸癌、卵巢癌皆属于此列。虽然目前的化疗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该类疾病,但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也很严重,会损害患者的听力,造成肾脏、肺叶以及骨髓损伤。
北京特效药品注册审批周期将减半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获悉,根据从本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快速审查办法(试行)》,创新药、抢仿药、罕见药、抗肿瘤特效新药、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药品等七类药品的注册,可申请快速审查,审批周期将缩短一半。 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昨天正式成立。本市8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机构以及临床试验的单位,成为首批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