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召开首届三次会议

4月13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首届三次会议在云南丽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甘烦远主持。

2013-04-16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

4月9日,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召开。青岛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海洋所所长孙松研究员任理事长,同时聘任张国范研究员为实验室主任,与会领导共同为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

2013-04-16

NAR:植生生态所科研人员发现RNA剪接保真性调控新机制

近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徐永镇研究组关于ATP水解酶Prp28调控RNA剪接保真性机制的研究成果。 内含子的去除由RNA剪接催化完成,是基因表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内含子序列包含三个保守的RNA区域:5’剪接位点(splicesite,SS)、剪接支点和3’剪接位点。

2013-03-20

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召开首届三次会议

4月13日,中国西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联盟首届三次会议在云南丽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承办,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甘烦远主持。

2013-04-23

Naturwissenschaften:蒋志刚等揭示原羚属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地理距离密切相关

理解物种地理分布格局是生物地理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关键核心之一。由于在空间生态学中必须考虑研究所涉及的尺度,从而选择合适的空间尺度是一个极为重要且经常发生的主题。

2012-11-18

Chemoecology:榕树-榕小蜂共存化学生态学机制研究新进展

在最为典型的互惠共生体系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中,植物和昆虫的繁殖都直接依赖于对方,联系两者的“信号”是维持该系统稳定共存的关键。榕树与其专性传粉昆虫榕小蜂组成了高度专一的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榕树依靠榕小蜂传粉产生种子,并为榕小蜂提供繁育场所。在该系统中,榕小蜂只在榕树处于雌花期时进入果腔传粉并产卵,而只在雄花期的榕果内收集花粉。

2012-07-04

PLoS One:陈防等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因素研究获进展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5%,其CO2排放量占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25%,因此,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03-14

西北高原所资源与生态综合研究平台通过验收

9月2日上午,由青海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青海百鑫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甘肃第六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保捷消防自控工程有限公司、西宁捷胜达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世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德森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西宁方洲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西宁市城西区消防大队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36人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对西北高原所资源与生态综合研究平台项目进行了验收

2012-11-19

Plant Biol:姜花属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多倍化是植物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在被子植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所有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历史过程中都经历了多倍化的过程。和祖先二被体相比,多倍体在一些重要性状上都产生了显著差异,如繁育系统、生态忍耐性、生长速率、传粉者、植食动物、适应性等,这些差异可能对植物的遗传变异、生活史、生理特性、地理分布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多倍体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分布到更广的范围...

2013-09-29

"首届生态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论坛"在西安召开

9月26日下午,作为欧亚经济论坛最重要的分论坛之一,“首届生态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论坛”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论坛以“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发展”为主题,是欧亚经济论坛开办5年来首次设置和食品安全相关议题的分论坛。 由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由北京大广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陕西中正展业有限公司承办。

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