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示干旱胁迫下大熊猫主食箭竹抗氧化防御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干旱强度和受旱区域不断增加,并开始由干旱半干旱区向湿润区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屡屡发生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灾害。干旱作为一种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子,极大地限制了植物的生长

2014-04-23

荒漠生态治理造林新技术

最近的一项以梭梭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在许多生境下荒漠地表高温(≥ 50oC)往往成为制约其幼苗成活和生长的关键因素,这为荒漠生态治理措施提供了新思路。

2014-04-22

科学家长江三峡水生态环境研究获进展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和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在工业领域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该类化合物在环境中非常稳定,难于降解并且易沿食物链富集,最终将危害人类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

2014-04-25

科学家黑河下游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获进展

地下水是干旱区地下水依赖型生态系统(Groundwater Dependent Ecosystems)维持的根本,其中浅层地下水位的动态、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换过程,以及生态植被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干旱区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

2014-04-22

2015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

2015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研讨会汇聚国内该领域有所建树的生命科学专家与医学专家于一堂,围绕肠道微生物与肝硬化、炎症、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与粘膜免疫,膳食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肠道微生物与药物敏感性等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希望能提高我国的肠道微生态研究水平。

2014-04-16

Science:揭示生态系统需要多种相互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物种间的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可帮助稳定某个群落。 在许多情况下,多个物种可帮助某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但新的结果显示,相互作用类型的多样性——诸如掠食、竞争和互利共生——也是重要的。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的研究只针对一种单一的相互作用类型。

2012-11-18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

4月9日,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召开。青岛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海洋所所长孙松研究员任理事长,同时聘任张国范研究员为实验室主任,与会领导共同为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揭牌。

2013-04-18

山东“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

4月9日,“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会议通过了“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聘任了工程实验室主任,审议通过了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和章程。

20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