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酿酒酵母生态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发酵工业中广为应用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也是一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由于其较清晰的遗传背景、相对较小的基因组、完善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积累、明确的有性生殖循环等优势,除分子生物学领域外,正在成为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学、生物地理学、群体遗传学、生态学和物种形成与演化机制等研究领域的模式生物。

2012-11-17

Science:凋落叶使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一项对100条欧洲河流的雄心勃勃的凋落叶分解研究为人们就水体富营养化——这是由过多养分造成的污染,它常常是肥料径流的结果——是如何影响水流健康的有了大致的了解。这类的对生态系统健康所做的大型、动态的检测是完成诸如水化学或物种多元性等结构性测量所需的。

2012-06-15

SBB:沈阳生态所土壤动物区系评价土壤质量方法获进展

近日,国际土壤学刊物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刊登了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soil fauna index for assessing soil quality,”,文章中,作者利用土壤动物区系评价土壤质量方法获得了新进展。 土壤动物区系与土壤质量具有密切的关系。

2012-11-18

Ecology:动物所发表生态和人为事件对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影响研究

大熊猫是全球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据资料记载,从1938年到1988年近50年时间里,由于受栖息地丧失、大规模竹子开花死亡以及猎捕等生态和人为事件的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当时引起全世界对大熊猫命运的关注,并认为该种群数量下降将对其种群生存力造成严重影响。

2013-07-18

Science: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建言中国环境法修订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永龙研究员(责任作者)、贺桂珍博士(第一作者)联合国内外学者,在7月12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vis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的文章,论述《中国环境保护法》实施与修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进的若干建议。该文是该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取得的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2013-07-15

Nature:气候变化十年内或引起全球生态系统危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不远的未来,全世界将迎来一场严重的气候危机。生态系统将受到冲击;人类的文化难以延续;数百万物种也将走向灭绝。本世纪中期,这次危机可能会先从印尼的部分地区爆发,最终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区域。 此外,即使人们想方设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只能将危机发生的日期推迟到2069年左右。这份研究报告出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2013-10-18

Oecologi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叶片同位素15N自然丰度值(δ15N)受氮循环的多个过程及相互作用的影响,能够综合反映生态系统氮循环的特征,如开放程度和可利用N状态。大量研究发现,热带和亚热带相对于温带和北方森林氮更为富足,其生态系统氮周转和循环较快。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叶片和土壤δ15N比温带森林的较高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普通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δ15N可以判断生态系统氮状态。

2013-10-16

Nature:入侵性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入侵性植物能迅速改变生态系统功能,对原本在当地的物种造成损害。

2013-11-28

Nature:干旱对旱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平衡的影响

人们可能以为,气候变化(如对很多旱地所预测的干旱程度的增加)在21世纪可能会打乱碳、氮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些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质生产的必要营养成分。 这项研究发现,干旱对全球旱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浓度有一个负面影响,但对无机磷的浓度却有一个正面影响。这说明不同养分循环因干旱程度的增加会发生“去耦合”,后者可能会对控制初级生产力等关键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产生一个负面影响。

2013-10-31

SBB:生物土壤结皮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维管植物和生物土壤结皮的镶嵌式分布是中亚荒漠区地表覆盖的主要形式。在这一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占据了地表40%以上的面积,由于生物土壤结皮的潜在光合能力与维管植物相当,据此推测,结皮发育土壤在干旱区碳循环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室内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的光合生理测定方面。

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