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次揭示端粒t环保护染色体机制

2019年1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位于端粒末端的环状结构(loop)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可阻止染色体发生不可挽回的损伤。他们揭示了这种称为t环(t-loop)的环状结构的缠绕和解开如何阻止染色体的末端被识别为存在DNA损伤,而且还揭示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受到调控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1月13日在线发表在N

2019-11-19

迈兰/百康Ogivri(曲妥单抗)登陆美国市场,第二款赫赛汀生物仿制药!

迈兰(Mylan)与合作伙伴印度生物制药公司百康(Bicon)近日联合宣布,在美国市场推出Ogivri(trastuzumab-dkst,曲妥珠单抗),该药是罗氏品牌药Herceptin(赫赛汀,通用名: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的生物仿制药,也是继今年7月安进/艾尔建产品Kanjinti(曲妥珠单抗)上市之后登陆美国市场的第二款曲妥珠单抗生物仿制药。

2019-12-04

帕博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在华获批

2019年11月29日,默沙东(在美国和加拿大称为Merck & Co. Inc., Kenilworth, New Jersey, USA)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批准其PD-1抑制剂药物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卡铂和紫杉醇适用于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公司已收到NMPA的纸质批件。此次新适应证的获批是基于全球III期临床试验K

2019-12-02

芯生物西达本胺(爱谱沙)乳腺癌新适应症获批,治疗PTCL续约进入医保目录!

2019年11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hipscreen Biosciences,以下简称“微芯生物”)近日宣布,该公司药物西达本胺(Chidamide,商品名:爱谱沙® / Epidaz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一个新的适应症,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

2019-11-30

百济神州tislelizumab(替雷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癌/食管癌疗效强劲!

2019年11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百济神州(BeiGene)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亚洲大会上公布了在研抗PD-1抗体tisl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胃食管交界(G/GEJ)腺癌或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II期临床研究数据。该研究中,联合治疗显示出持久的疗效,并且在G/GEJ腺癌或ESCC患者中普遍耐受性良好。这是一项正

2019-11-26

流控构筑纳功能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纳米调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学敏(通讯作者)及其团队成员赵启龙(第一作者)、崔欢庆(共同第一作者)和王运龙在材料领域期刊Small上发表微流控构筑微纳功能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综述,全面总结了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形态、形貌、结构、组成乃至性能精准可调的微纳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评述了这类材料在疾病诊断、药物递送、组织修复等多领域的应用和

2019-11-12

罗氏Gazyva(奥比妥单抗)治疗增生性狼疮性肾炎II期临床获得成功!

2019年11月13日/生物谷BIOON/--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公布Gazyva(obinutuzumab,奥比妥珠单抗)治疗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成人患者II期NOBILITY(NCT05250652)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Gazyva+标准护理具有显著疗效。基于该研究的数据,美国FDA在今年9月授予了Gazyva治疗狼疮性肾炎成人患者的突破性药物资格

2019-11-13

礼来依奇单抗“开拓新生”患者福利项目正式启动

2019年10月25 - 27日,第三届全国银屑病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在此期间,礼来携手镁信健康共同推出“开拓新生”患者福利项目,旨在探索并尝试银屑病领域的创新支付方式,在提高生物创新药可及性的同时,构筑一个便捷、科学的医患交流、疾病管理平台。与此同时,由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银屑病专委会牵头,礼来参与的全球中国银屑病监测项目(Global Psoriasis Atlas,以下简称GPA)正式启动,

2019-10-27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藻异养培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作生产能源、食品、饲料的原料,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异养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微藻生物质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光自养培养相比具有效率高、可控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微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能够达到生

2019-10-26

《Cell》重磅:北京大学张泽民课题组与勃林格殷格翰联合发表关于单细胞测序刻画肝癌免疫环境动态特征的研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课题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彭吉润课题组以及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肿瘤免疫与免疫调节部门多位科学家,在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and Dynamics of Single Immune Cells in Hepat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