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大脑中表征的几何结构

《Science》期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序列工作记忆在猕猴前额叶表征的几何结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闵斌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世明课题组合作完成。在该研究中,科学家训练猕猴记忆由多个空间位置组成的序列,并利用在体双

2022-02-1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研究发现调控桃树蚜抗性的关键候选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核果类栽培生理创新团队发现了调控桃树桃蚜抗性的关键候选基因 PpRm3 ,该研究为桃树抗蚜性状筛选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并为桃树抗蚜机制的研究提供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桃蚜是桃树春季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利用树体自身抗

2021-11-26

Neuroscience Bulletin:研究人员构建具备帕金森核心表型的基因编辑成年猕猴模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主要影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2-3%。PD因较高的发病率、早期诊断困难及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国民健康,给患者家庭与社会保障带来负担。目前,P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表型清楚。PD的核心症状为运动迟缓,伴随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与姿势异常等临床表现;其典型病理特征包括中脑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

2021-08-01

Elife:发现猕猴视觉皮层V4中表征中等复杂度形状特征的功能区

  视觉的形状信息主要由大脑视觉皮层的腹侧通路(V1-V2-V4-IT)处理,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由简到复杂的特征整合。初级视皮层V1主要编码简单、局部的特征如线段的朝向,而较高级的皮层IT主要编码较为复杂、整体的特征如物体类别。而这些视觉皮层的功能构建,如V1中的朝向区和IT中的特征柱也已广为人知。然而,对于位于它们中间的视皮层V4,虽然人

2021-08-02

“纯色”育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志强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Two loss of function alleles of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gene cause anthocyanin deficiency in flowers

2021-05-27

SA调控采后果实蔗糖代谢缓解冷害机制取得阶段性研究进展

  水杨酸(SA)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植物激素,在植物防御响应机制中至关重要。外源施加水杨酸能够刺激果实防御基因的表达,通过诱导防御蛋白、生物碱和挥发物的合成以及防御结构的生成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开展了外源SA处理对4℃贮藏“金秋红蜜”桃果实的冷害调控机制研究。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浓度为1

2021-05-21

猕猴后扣带回区神经元对自身运动感知的编码研究获进展

eLife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后扣带回区前庭信号编码自身运动感知》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空间感知研究组发表。研究利用虚拟现实系统,结合清醒猕猴胞外电生理技术探究了位于猕猴大脑后扣带回区域的神经元对基于自身运动感知的自身信息的编码,发现该区域中的后

2021-04-13

研究首次采用猕猴桃合成荧光纳米材料检测金属离子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团队获悉,该团队利用生物质碳源合成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取得一定成效。铁离子作为生物系统中最重要的金属离子之一,在氧吸收、氧代谢和电子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铁离子的含量异常可引发多种生物紊乱。此外,研究发现水和土壤中的铁离子会和有机磷农药(草甘膦)结合成长期稳定存在的污染化合物,所以开发铁

2021-02-15

研究解析扁平果形调控机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谢华/姜全团队在桃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和基于结构变异图谱解析桃扁平果形遗传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论文“Genome structure variation analyses of peach reveal population dynamics forbid a 1.67?Mb causal inversion

2021-01-12

果实酸度遗传研究获进展

 有机酸含量组分是水果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一环,与糖分含量、香气物质组分以及果肉的硬度质地等指标协同决定水果的风味与口感。桃是我国第三大落叶果树,其产量和消费量均在我国北方处于水果产业前列。前人开展了桃的果实酸含量遗传定位工作发现,酸度性状在桃中是一个存在主效基因的数量性状,可大致按照果肉pH值大于或小于4.0、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或低于40毫克/克的标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