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施维/大鹏制药新型抗代谢复方药Lonsurf在胃切除亚组中显著改善生存

2019年10月18日/生物谷BIOON/--法国药企施维雅(Servier)与合作伙伴大鹏制药(Taiho Pharmaceutical)近日联合宣布,评估Lonsurf(trifluridine/tipiracil)治疗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成人患者的III期TAGS研究的详细结果已发表于JAMA Oncology杂志10月刊上。TAGS是一项随机、双盲研究,在对标准疗法难治的转移性胃癌或

2019-10-18

强生Stelara(喜达)在III期扩展研究中展现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2019年10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在第27届联合欧洲胃肠病学周(UEGW)大会上公布了抗炎药Stelara(ustekinumab)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成人患者III期UNIFI研究长期扩展部分新的两年数据。数据显示,大多数接受Stelara治疗达到症状缓解的患者能够维持缓解至92周。这些数据包括了399例受试者,这些受试者接受单次静

2019-10-23

强生重磅抗炎药Stelara(喜达)获美国批准,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UC)

2019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炎药Stelara(ustekinumab),用于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成人患者的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批准也是Stelara自2009年9月上市以来在美国方面的第5次批准。在欧盟,UC适应症于今年9月初获得批准。此次批准基于关键性III期UNIFI临床试验

2019-10-22

新现超强毒力李斯菌分子致病机制获揭示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教授焦新安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新现超强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其构成的HSL- II谱系的遗传进化规律,揭示了它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成果为李斯特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对畜禽养殖业危害严重,亦可引起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团队从暴发李斯特菌病的羊体中发现

2019-10-10

前沿“心”科技  赋能“心”健康 培中国举办第二届科技日,携手行业专家聚焦“心”领域,共话“健康中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尽管如此,仍有顽疾困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更是将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列为专项行动之一,明确了到2022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2030年下降到190.7/10万及以下的目标。作为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心血

2019-10-14

获得奖的“氧感知通路” 有望带来哪些创新疗法?

 昨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名单。William G. Kaelin教授、Peter J. Ratcliffe教授、以及Gregg L. Semenza教授因为对人类以及大多数动物的生存而言,至关重要的氧气感知通路的研究摘得殊荣。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研究不但是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也常常滋生改变疾病治疗的创新疗法。例如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mes Allis

2019-10-08

应性皮炎口服治疗药物!辉瑞新一代JAK1抑制剂abrocitinib 2项III期临床研究获得成功!

2019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公布了评估口服JAK1抑制剂abrocitinib治疗12岁及以上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一项为期12周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JADE MONO-1)的完整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与皮损清除和瘙痒缓解相关的共同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安全性数据显示,评估的2种剂量abrocitinib(200mg和10

2019-10-16

鉴定出FHL1是基孔肯病毒感染的主要宿主因子

2019年10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致关节炎甲病毒(arthritogenic alphavirus),比如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在全世界引起严重的让人虚弱的风湿性疾病,从而导致严重的发病率和经济成本。CHIKV是一种重新出现的甲型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曾经一度局限于东半球的CHIKV自从2013年在加勒比地区发现携带这种病毒的蚊子以

2019-10-07

奖“氧感知通路”打开药研新世界,首款新药已率先在中国上市创多项记录

诺奖“氧感知通路”应用新药—罗沙司他去年已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被赋予“三首”殊荣,将为慢性肾病患者的贫血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10月7日,美英三位科学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门扎,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 事实上,三位科学家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已在中国落地,源于低氧诱导因子(HIF)的发现,首个低氧诱导因子药物新药

2019-10-09

奖风向标:WNT信号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Hans Clevers教授就获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其因针对Wnt信号通路及其在干细胞和癌症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测试的环境,可以在不使用细胞系或实验动物的情况下进行药物

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