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Bot:穇属异源四倍体物种杂交起源研究获进展
禾本科1/5物种起源于杂交事件,重建低拷贝核基因系统发育关系为解释物种杂交起源提供了证据。穇属(Eleusine Gaertn.) 隶属于禾本科虎尾草族核心群Chloris group,约10种,分布在热带东非、印度—马来西亚和热带南美洲,是典型的适应辐射类群。该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可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
中国医疗器械即将进入大跨越时代
巴西在亚马逊发现169个新物种
外来物种每年引千亿损失
不经意间逃走的宠物,为做善事放生的动物,餐桌上令人垂涎的美味,甚至是看起来肉嘟嘟的植物……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当其逃逸、扩散到环境中,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PNAS:传粉物种丧失可能对植物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一项研究报告说,失去一种传粉物种可能对植物繁殖产生不良影响,其结果是,全球传粉物种的衰退为开花植物和农作物带来的麻烦可能比此前估计得更多。10多年以来,研究报告了诸如蜂和蝴蝶等传播花粉的物种的衰退,但是一些研究已经提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可以承受大多数传粉物种的消失。Berry J. Brosi 和Heather M. Briggs研究了即便只失去一种传粉物种是否也可能为植物繁殖带来麻烦。
ZooKeys:在哥斯达黎加发现食竹植物虱子新物种
2008年期间的几个时期的野外工作已经导致在哥斯达黎加的高海拔地区"慕耶德山"上发现食竹植物虱子新物种。这一发现是由于线粒体DNA的分子数据分析而造成。所收集的记录已经增加了植物虱子(全世界最危险的农业害虫之一)的整体认识,这些虱子来自具有超过20%虱子的地区。 这项研究发表在开放期刊ZooKeys上。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也就是植物虱子也属于的节肢动物在热带地区大量存在。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严重威胁安第斯山脉物种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成百上千稀有物种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科学家们对山脉中的哺乳动物、鸟类及两栖类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重新整理与分析。“研究发现,80%的稀有物种缺乏有效的保护,而这些物种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环境学家珍妮弗·斯文森(Jennifer Swenson)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