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aterials:首次使用物理方法将成熟细胞重编程为多能性胚胎干细胞
2013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使用物理方法就可以使得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多能性的状态,从而就可以分化成为机体的任意类型细胞。
Immunity:生物物理所等在STING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5月10日,国际著名免疫学杂志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志杰、程根宏(海外团队)、张荣光课题组在重要天然免疫系统信号分子STING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
Protoplasma:文彬等揭示超低温保存对顽拗性种子的生理学影响
目前来说,超低温保存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实现顽拗性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顽拗性种子的超低温保存试验都已失败告终,迄今为止仅有少数顽拗性种子通过超低温技术成功的长期保存。其主要原因是,从液氮中取出种子后会造成顽拗性种子活力的丧失,这称为超低温伤害。尽管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超低温伤害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其背后的相关机理还未有完整的阐述。
Neurology:鉴别出亨廷顿氏症患者出现大脑病理学表现的分子机制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在亨廷顿氏疾病对大脑损伤效应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eurology上,这项研究主要揭示了受亨廷顿氏病影响较大的大脑区域,同时为开辟新型的疗法带来了帮助。
: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揭秘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中药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根据《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述,蜈蚣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毒物咬伤等的治疗。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
Development: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研究组在细胞吞噬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12月3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研究组以Residual body removal during spermatogenesis in C. elegans requires genes that mediate cell corpse clearance为题,在最新一期 Development 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文中报道了线虫精子发育过程中残余体的清除与线虫中凋亡细胞的清除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Gurdon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3年10月2日出生的约翰·伯特兰·格登(John B. Gurdon)是一位英国发育生物学家。他主要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而知名。2012年与山中伸弥获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2009年与山中伸弥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20世纪50年代, 约翰·格登等人的实验就已经得知卵细胞质能重编程体细胞核。
山中伸弥: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山中伸弥(日文:山中 伸弥,196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东大阪市,日本医学家,京都大学教授,大阪市立大学医学博士(1993年)。2008年,获颁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LoS ONE:张亚平院士课题组在恒河猴谱系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众所周知,恒河猴(Macaca mulatta)是最重要的灵长类实验动物之一,也是灵长类中最广布的类群,从西面的阿富汗到东面的中国沿海,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到印度中部,从中国的广大中南部到印支半岛中部的广阔区域都有分布。因而,恒河猴可能是研究高原形成与非人灵长类遗传结构相关影响的最佳模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