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技术将海藻转变成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品

一个来自生物结构实验室(BAL)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突破性的技术,扩大了先进生物燃料和再生化学品的生产原料,将海藻(大型海藻)纳入了其中。该小组设计了一种微生物,从海藻中提取所有主要的糖类并将这些糖类转变成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品,从而使海藻成为具有成本效益、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

2012-11-18

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排放 专家力主汽车喝生物燃料

岁末年初,一场关于空气质量的论战促使有关部门同意逐步把PM2.5纳入监测范围。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美生物燃料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十中教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生物燃料可以减少90%的尾气颗粒物排放,因此改善空气质量不仅要淘汰老旧机动车,示范推广电动车,使用生物燃料同样大有可为。

2012-01-23

中科院“秸秆固态酶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启动

1月17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洪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秸秆固态酶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示范”召开了课题启动会。课题参加单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龙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人员参会。

2012-02-06

美研究出能将海藻糖转为乙醇的大肠杆菌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出一种大肠杆菌,它能将某种海藻中的主要糖分转化为乙醇。这一成果有望使海藻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封面文章中介绍了这一发现。他们指出,由于海藻含糖量高,而且不会与粮食作物争抢土地或淡水,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正加紧研究如何利用其制造生物能源。不过,由于海藻中的主要多糖化合物不易被微生物代谢,其应用受到限制。

2012-02-06

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完成

国航试飞生物燃料波音747飞机于9点30分安全落地。摄影:门广阔 首飞仪式现场,媒体嘉宾等待试飞飞机落地。摄影:门广阔 10月28日上午,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由国航747飞机成功完成。 航班于8点30分起飞,9点30分落地。8点15分,生物燃料验证试飞飞机推出停机位。8点35分该架飞机顺利起飞。在空中进行起飞、降落、大角度爬升等动作后,国航747飞机顺利完成试飞。

2011-10-28

2012年国际乙醇产业需求趋势调研分析

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乙醇总产量916.78万吨,较2010年增长11.45%。2011年末,我国乙醇工业企业达159家,行业总资产达447.73亿元,同比增长11.68%。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乙醇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31.4亿元,同比增长25.35%;实现利润总额达36.99亿元,同比增长34.62%。

2012-05-03

欧盟研究质疑传统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性

近期,欧委会气候行动总司资助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生物柴油等传统生物燃料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且造价昂贵,不适合作为替代燃料。 该研究估计,不考虑间接影响,生物燃料的减排成本将达每吨二氧化碳100-300欧元。而当前二氧化碳的市场价格仅为6.14欧元/吨,这意味着使用生物燃料减排的代价相当于购买排放权的49倍。不仅如此,生物燃料还会带来毁灭森林、草地等间接影响,实际上是一种增加碳排放的技术。

2012-04-23

波音787梦想飞机首次生物燃料飞行成功

2012年4月17日,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雷特——今日,波音和全日空航空公司共同创造了新的航空历史,一架787梦想飞机的交付航班首次使用生物燃料飞行。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环境和航空战略副总裁比利·格罗夫(Billy Glover)表示:“787是当今最环保的机型,兼具高燃油效率和舒适度,并减少了碳排放。

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