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生态所在我国稻田和旱地土壤总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研究中获进展
稻田是我国常见的农田类型,通常比相邻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设计适当的农田管理
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喀斯特森林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物种多样性支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是开展植被修复工程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多项证据显示,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改善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因为生态学互补效应可以促使植物群落吸收更多的大气二氧化
Global Change Biology:揭示增温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组装过程差异
气候变化会影响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的过程,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增温的响应及适应过程与机理尚不明确,对未来气候变暖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
Nature:用菌类蛋白替代牛肉,将使森林砍伐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半
研究团队调查了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用糖基微生物蛋白部分替代膳食中的牛肉,可能会带来基于土地利用的何种环境影响。
研究揭示叶绿体基因组树优化我国森林大样地群落构建认知
认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即群落构建是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将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整合到群落生态学的分析中,为探究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演化与维持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建立准确可靠的群落系统树是进行群落系统发育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分辨率较低的群落系统树可能导致对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的估计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对特定群落生态过程的推断。目前群落系统树的构建主
这种技术,照亮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整片“黑暗森林”
人类大脑的神经回路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巨大的网络,包含数百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又通过数十万亿计的连接点(神经突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思维、记忆和感情的基础。如果只了解神经回路中单个分子或单个神经细胞的工作机理,而不了解多个神经细胞连接起来形成的整体网络结构和集体行为方式,是无法理解大脑复杂且高等的功能与活动的,也无法解释很多脑部疾病的致病机理和发展过程。随
亚热带森林动态研究取得进展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其服务与功能涵盖了木材生产、碳封存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然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为维持其服务与功能的稳定,了解森林群落的动态机制十分必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学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湖南八大公山25公顷森林监测样地,通过五年的持续监测,探究了森林群落在地上生物量、个体数以及
施肥影响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研究中获进展
微生物残体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库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在森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和林地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施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循环过程。然而,在我国磷限制的红壤区施肥如何影响森林土壤及其不同粒径团聚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残体仍然未知。剖析这一科学问题对于了解碳中和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循环
研究揭示热带植物更倾向于产生肉质果实的主导因素
植物功能性状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和海拔等空间趋势。研究表明环境因子、植物其他功能性状及系统发育保守性对这一趋势具有不同程度的解释度,而由于方法的局限性,鲜有研究系统解析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对贡献度。例如,研究期望给出每个解释变量对目标性状变异的解释度(R2),当使用系统发育相关模型或混合模型时,由于协变量的存在和因子间不独立等情况,推算协变量和相关变量的相对贡献
研究揭示气候和土壤调控微生物残体在亚热带森林中的海拔分布格局
植物来源碳和微生物来源碳的输入与土壤呼吸作用和淋溶导致的碳损失之间的平衡决定着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传统认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是土壤碳积累的决定性因素,研究也多关注植物来源碳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积累和稳定的贡献,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周转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的海拔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异的关注较少,并且关于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