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复旦大学发现吡嗪酰胺抗结核病机制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吡嗪酰胺就是用于结核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中国复旦大学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新研究解释了这种药物是如何消灭结核杆菌的。 研究人员发现,吡嗪酰胺进入患者体内后,通常会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吡嗪酸。吡嗪酸可以绑定对结核杆菌至关重要的核糖体蛋白S1,阻止这种蛋白编码结核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而阻止结核杆菌产生维系其生存的其他蛋白。

2012-11-19

世卫组织:考虑将电子列为烟草产品

近年来,全球电子烟销售额出现爆炸式增长,从2008年的2000万美元增至去年的30亿美元。

2015-03-26

Nature:“神经酰胺-1-磷酸盐”的细胞输送

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作用脂质“神经酰胺-1-磷酸盐”(C1P) 调控从生长和生存到“促炎反应”在内的各种不同过程。在这项研究中,Dinshaw Patel及同事研究了C1P是怎样被输送到细胞中的特定点的。他们识别出被称为“神经酰胺-1-磷酸盐转移蛋白”(CPTP)的一种新颖的脂质转移蛋白,同时结构和功能研究也显示了C1P被从其在“高尔基”复合体中的合成点输送到胞质膜上的机制。

2013-08-22

Emer Micro & Infect:药物吡嗪酰胺靶向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治疗肺结核(TB)最重要的药物攻击结核分枝杆菌来缩短疗程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

2014-08-15

AAC:鉴别出一种新型的细菌耐药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来自锡耶纳大学等处研究者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意大利分离出的绿脓杆菌菌株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菌获得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名为FIM-1,相关研究成果“FIM-1, a new acquired metallo-β-lactamase from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isolate from Ita

2012-12-03

AAC:揭示细菌β内酰胺酶抵御抗生素杀菌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中,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可以高效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

2012-12-03

Nature:酰胺形成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12月22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一篇综述文章“Rethinking amide bond synthesis。”文章阐述了酰胺形成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酰胺键是蛋白质内的重要化学键,构成一些功能最多、使用最广的合成聚合物的基础。然而,用于酰胺合成的现有方法非常一般化,被普遍认为太宽泛、不够精密。

2012-11-18

Mutagenesis:首次发现二手可引发人类细胞出现DNA损伤

2013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二手烟可以导致人类细胞出现明显的遗传损伤。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Mutagenesis上。同时研究者也发现,慢性二手烟的暴露比急性暴露危害更大,引发的DNA损伤更为严重。

2013-06-23

Environ Health Persp:公共场所禁烟明显降低二手危害

近日,来自英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Did Smokefree Legislation in England Reduce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among Non-Smoking adults Cotinine Analysis from the Health Survey for England。

2012-11-18

JACC:陈旧二手损伤肺功能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暴露于“陈旧”二手烟,哪怕只是很少量,暴露时间很短,也会对内皮功能造成损伤。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