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深度解读体外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体外诊断技术(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机体种包括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进行检测而获取相关临床诊断信息,从而帮助判断个体疾病或机体机能的服务和技术等。我国体外诊断(IVD)发展起步较晚,1985年科学家们才研制了我国第一批国产生化诊断试剂;未来,传染病检测、慢性疾病检测和早期诊断等领域将是带动体外诊断市场发展的主要领域。而我国体外诊断市场5年后将增长10%

2017-06-21

深度解读喝茶或咖啡如何保护机体肝脏的健康

2017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慢性肝脏疾病被列为引发全球人口死亡的十二大原因之一,很多疾病都被认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相反,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能够帮助抑制并且逆转肝脏疾病。肝脏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和肝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肝硬化是进行性肝纤维化的最终结果,而肝纤维化则是由慢性炎症诱发的肝脏疤痕产生;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2017-06-22

深度解读CAR-T疗法:癌症疗法的新领域  如何将血液转化为活体药物?

2017年6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患者Ken Shefveland的身体饱受癌症摧残,多次治疗失败后,医生们开始冒险使用另外一种“激进”的方法,他们移除了该名患者机体的免疫细胞,对免疫细胞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暗杀癌细胞的“刺客”细胞,同时将这些改造后的细胞释放会患者的血液中。免疫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领域最火的一种治疗手段,同时其也是下一个研究前沿,即在机体中培养“活体”药物来作为军队寻

2017-06-26

Sci Adv:学习阅读能够在6个月内重新唤醒成年人大脑深处的区域

2017年6月1日/生物谷BIOON/---如果你能看懂这篇文章,那说明你很幸运,在小孩子的时候就接受了识字教育。然而,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文盲的现象使得很多成年人难以接触文字的世界。如今,研究者们发现当人们开始在成年阶段学习阅读的时候,大脑会发生明显的辩护,而这一变化不仅仅发生于大脑柔性的外周区域,而且也保存深处的区域。(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此前我们一直认为

2017-06-19

《科学》癌症特刊:PARP抑制剂深度盘点

导读  近十多年来,人类对于癌症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同患者之间、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之间、甚至是不同区域的同一种肿瘤之间,在遗传上都存在着大量不一致。这种肿瘤的异质性能够解释为何药物的作用因人而异,也能够解释患者为何会出现耐药性的复发。诚然,癌症的复杂性为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它也不断推动着癌症疗法的进展。近期,《科学》杂志推出了癌症特刊,介绍了目前处于前沿的癌症疗法。我们在

2017-06-12

纳米科技与机器学习,一滴血就可以预测前列腺癌

左侧为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前列腺癌研究人员 John Lewis 博士,右侧为研究生 Srijan Raha。(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Alberta)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诊断方式,允许男性通过一种无痛的组织活检方式检测侵袭性前列腺癌。这种测试结合了独特的纳米技术平台,使得诊断只是用一滴血,并且比现有的筛查方法更加准确。这

2017-06-15

Cell:深度脑部刺激或无需电极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深度激发大脑内部神经元的方法,无需使用当前深度脑部刺激所需的植入装置。在发表于《细胞》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操控小鼠头部的电极,让它的耳朵、爪子和胡须摇动。这种被称为时间干涉(TI)刺激的新技术为大脑研究打开了另一扇门。目前的深度脑部刺激法都需要将电极植入大脑。医生通常会谨慎使用该手段,仅限于对帕金森等严重疾病进行该侵入性治疗。而经颅磁刺激和其

2017-06-08

CBC:科学家深度解读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药物靶点

2017年6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阿尔兹海默病(AD)被认为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神经变性疾病,其在全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当前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药物往往会引发明显的机体副作用;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机体中,对于正常神经生长、生存和修复非常关键的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会被特殊的天冬氨酸蛋白酶不正确地分解,从而产生碎片形成β淀粉样斑块,这些斑块会在神经元外部积累,并且诱发神经

2017-06-13

细胞浏览器:机器学习预测出的3D干细胞图像库

原文以Machine learning predicts the look of stem cells为标题,发布在2017年4月5日的《自然》新闻上。原文作者:Amy Maxmen。网站包含数以千计的3D干细胞图像,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某些疾病,譬如癌症。没有两个干细胞是完全相同的,即便它们是基因克隆体。4月5日,一个规模巨大且对公众开放的3D干细胞图像在线目录,揭示了这惊人的多样性。这些图像是深

2017-06-12

2017年遗传与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学习班通知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与进步,分子病理诊断的技术迭代和应用拓展正迎来新的阶段,分子技术给病理这个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不断带来勃勃生机与不竭动力。作为一项跨界融合的新兴技术,分子病理在疾病的诊断与分型、靶向治疗指导、治疗反应预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在成为精准医疗的入口。基于此,由上海市遗传学会主办,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承办的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