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方粳稻分子育种研究中心选育出第一个水稻品种:中龙香粳1号

2012年1月2日,从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获悉,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课题组和中科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中张国民课题组联合选育的香型粳稻“哈香06-216”通过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审定,并正式命名为“中龙香粳1号”。 该品种以“香糯稻”为母本,以优质粳稻“五优稻1号”为父本,通过现代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结合传统常规育种,聚合抗病、优质和抗倒伏等优良基因。

2015-02-15

Genome Biology:业内首度报道水稻lncRNA研究

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携手,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分析,在水稻中发现了大量有性生殖相关的lncRNA。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12月3日的Genome Biology上。

2014-12-04

转基因水稻,只是多了一种新选择

从转基因水稻试吃说开来 "我愿意吃抗虫抗病的转基因食品。我吃了没问题,但这还不行。我这样的老人现在没有问题,但下一代就没问题吗?" 3月5日,《新京报》引用了袁隆平院士这段一段话。据悉,前一日袁隆平院士表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招募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2014-04-11

一种水稻胚乳细胞蛋白质高效表达技术平台

随着第十届日本ISSCR(国际干细胞研究组织)年会的落幕,武汉禾元其自主创新研发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OryzHiExp)" 受到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国干细胞研究领域企业与学术专家的关注。

2013-03-04

PLoS Genetics :水稻G蛋白介导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新机制

虽然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复合体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一类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但是它们在植物如何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水稻G蛋白α亚基RGA1(D1)参与了油菜素内酯(BR)介导的信号响应途径,但是究竟D1如何介导B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2013-03-18

Plant Cell:王金发教授团队解析水稻天然免疫识别机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金发教授团队在植物天然免疫识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两个能够同时识别真菌与细菌的病原相关分子,并引发天然免疫反应的水稻膜蛋白受体。 这一研究成果Lysin Motif–Containing Proteins LYP4 and LYP6 Play Dual Roles in Peptidoglycan and Chitin Perception in Rice In

2012-08-30

Plant Physiol:朱祯等发现几丁质酶参与水稻纤维素合成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复杂多糖网络结构,为植物体提供机械支撑。水稻细胞壁研究对于抗倒伏等农艺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类几丁质酶作为一类糖苷水解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过程,包括细胞壁代谢和植物的抗病性。水稻基因组中存在37个编码几丁质酶蛋白或类蛋白的基因,但目前相关研究工作甚少,仍缺乏遗传学上的证据。

2012-08-23

盘点2009--谁来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正名

2009年的转基因,最惹眼的不是来自其研究,也不是对去其安全性的持续探讨,而是在更新率极低的中国生物安全网上面的批准的“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首次出现了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的身影。 一层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信息发现和传播者的媒体在证书公布了近一个多月后才有反应,这让媒体人脸上无光。同样很多非转基因的学者专家对其也是毫不知情,当然还有那一直紧追转基因安全性不放的绿色和平组织。

2014-04-11

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海南现场观摩研讨会召开

近日,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及超级稻创制”海南水稻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江西农业大学与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召开。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江西省农科院颜龙安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石庆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水稻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成员单位及南繁单位共80余人参加会议。

2013-05-06

PNAS: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参与控制转座子活性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证实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JMJ703参与控制了转座子活性,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风(Xiaofeng Cao)。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