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民等测定大雾中多环芳烃致癌物
11月3日,最新出版的国际环境学科重要期刊——《环境监测》(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以李想博士为第一作者所作的有关雾污染及污染物痕量检测方面的最新成果。该文同时被选为了杂志当期的封面重点推荐论文之一(J. Environ. Monit., 2011, 13, 2988)。
版纳植物园揭示绞杀榕不同生长阶段水分来源的可塑性
榕树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最大的木本属植物和关键类群,其为众多的微生物、蕨类、苔藓、动物等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地或食材,维系了物种的多样性。它们是雨林中唯一执行绞杀功能的植物,其种子通过鸟类等传播在其它树体
PLoS ONE:新技术或可根据基因测定寿命长短
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活到几岁? 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但是至少他们不久之后就将能够告诉我们之中的哪个人将可以存活超过100岁。他们现在正在研究一种血液测试技术,如果我们愿意的话,这项技术将可以帮助在人群中找出那些可以活过100岁的人。 在对超过800名平均年龄达到104岁的长寿老人和来自不同年龄段的参照组人员进行对照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已经锁定了281个和长寿有关的基因特征。
PLoS ONE:李德铢等利用二代测序仪测定了铁竹线粒体基因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apid Sequencing of the Bamboo Mitochondrial Genome Using Illumina Technology and Parallel Episodic Evolution of Organelle Genomes in Grasses”,文章中...
ChemMedChem:开发出一种荧光肽更准确地测定凝血酶活性
凝血酶(thrombin)在凝血系统的许多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过量表达凝血酶能够导致血栓形成,但是它若表达不足则可能导致血友病。因此,准确地监控凝血酶活性对于确定给定病人的合适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它的活性与血液凝结能力相关联。监控凝血酶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工具就是所谓的凝血酶生成测试实验(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GT)。
Nature:一种用于细胞温度测定的纳米温度计
一个分辨率能够低于一度、并且能够集成到活细胞内的纳米尺度的温度计,将会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很多领域提供一个强大的新工具。这篇论文描述了用于纳米尺度的温度测量的一种新探针,它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该设备所利用的是对金刚石纳米晶体中的氮-空位彩色中心的量子操纵。这些“中心”包含单电子自旋,并有依赖于局部温度、对其很灵敏的特定荧光性质。作者发现,它们能够以小至200纳米的空间分辨率被准确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六味地黄丸的含量
摘要:六味地黄丸处方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2005版《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山茱萸中马钱苷和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 有关六味地黄丸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