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团队开发出适应气候变暖水稻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东京大学矢守航副教授等开发出适应地球气候变暖的高产水稻。该水稻在高温环境下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生物质产出量较野生水稻提高约26%。作物产量主要取决于其光合作用能力,但光合作用在高温下易受抑制。地球年平均气温每上升1℃,世界水稻产量就会减少17%。该研究小组发现导致高温下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二氧化碳
放宽人类胚胎培养“14天规则”,是进步还是灾难?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方面,这个技术可以使每个饱受不孕不育折磨的家庭看到新的希望;另一方面,由这一技术衍生而来的很多人类胚胎实验让大家担心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很快,人们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体外培养形成的胚胎该何去何从等一系列伦理问题。
院士张伯礼:不同的位置、气候条件 新冠肺炎症候不同
一场“医学盛会”在沪举行。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大专家.COM承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钟南山、樊代明、张伯礼、陈君石、曾溢滔等二十余位院士,以及百余位行业权威人士与嘉宾领导,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医学发展和健康管理策略展开讨论。回忆起刚到武汉时的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严格的隔离加
Trends Eco Evo:研究揭示寄生虫如何适应气候?
全球变暖事件的数量和严重性正在增加,威胁着全球许多生态系统的安全。随着全球温度的持续上升,也使得寄生虫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更为严重,患病率和传播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
Science:气候的局部变化不太可能导致早期的COVID-19大流行
2020年5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气候的局部变化不太可能主导COVID-19的第一波疫情。他们发现大量的人仍然容易受到导致COVID-19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毒株的影响,而且这种病原体的传播速度意味着气候条件只可能对目前的感染率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5月18日在线
冠状病毒只是目前人类面临的10种灾难性威胁之一
2020年5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4个月过去了,今年已经成为存在性和灾难性风险的非凡展示年。严重的干旱、毁灭性的森林大火、危险的烟雾、城镇干旱--这些事件都表明了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后果。尽管上述威胁似乎是孤立的,但它们只是一个更大难题的一部分,而这个难题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人类未来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Human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通过肠道菌群影响鼠类生长及其种群变化
4月20日,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主办的期刊ISME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扬州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的研究论文“Host-microbiota interaction helps to explain the bottom-up effects of clima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气温对人类死亡的效应估计是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死亡影响的基础。最低死亡温度(Minimum Mortality Temperature, MMT)是评估温度~死亡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理解温度与健康作用机制的基础,也是估计由温度导致的疾病伤害或死亡负担的关键。然而,目前主流MMT估计方法依赖于长时间序列的死亡监测数据,因此,如何对缺乏长期监测数据的地区,特别
你随手乱扔的烟头正在给地球带来巨大灾难
2019年8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如此迅速地抛弃塑料吸管,这要归功于阻止我们使用这种"毫无意义的塑料"的运动。然而,我们很少听说比这更常见的塑料污染源。烟头或过滤嘴是这个星球上最乱丢的东西。据估计,中国每年消费5.6万亿支香烟,其中三分之二被不当处理。那就是每年4.5万亿屁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沿海和城市的垃圾清理工作中,烟头占所有垃圾的30%到40%。在